第十四章 弘治帝怎樣應對『極端天氣』(第4/6頁)

這可麻煩了,要知道北京城的物資供應都是靠漕運來維持的,漕運一旦癱瘓,國計民生且不說,京城的老少爺們吃什麽。

必須要盡快解決!

於是朱祐樘火速布置,調15萬民夫修治河道。這時,前線總指揮、工部侍郎陳政積勞成疾,竟然一病不起,最後“犧牲在工作崗位”上了。人死了,活還沒幹完,派誰去呢?朱祐樘犯愁了,就在這時,一邊的王恕再次提出自己的建議:讓劉大夏去吧。

於是劉大夏以右副都禦史的身份出發了,這次他的任務遠比平亂艱巨。工程進展緩慢,漕運的恢復又刻不容緩,這次黃河水災是百年一遇,沒個幾年功夫根本治不完,漕運必須馬上恢復,北方一大堆人的吃飯問題就靠這個解決呢。

具體的治河方略,是參考元朝大臣賈魯治黃河的辦法:分流入淮。操作方法是:挖掘幾條幹道,引導黃河進入淮河,經淮河入海。總之,盡一切努力阻止黃河北上,這是一個大工程,在當時的條件下,這也是唯一正確的辦法。

此時劉大夏卻做了一個奇怪的決定:在黃河的決口處開挖一條向北的運河。

這讓專家們很不理解:不是要阻止黃河北上麽,怎麽還要往北挖?這不是胡鬧麽?

看似胡鬧,其實是對的。

因為劉大夏知道,當務之急,是恢復南北水路交通,漕運中斷了,要想盡快恢復,必須開挖一條臨時河道,將京杭大運河重新連接起來。這麽做當然是有風險的,但是,只要其他幾條河道能夠做好分流工作,這麽做就是最快捷的辦法。同時,這條作為暫時河道的運河,還能分流入淮,起到緩解洪峰的作用。

於是幾十萬民夫動工了,事實也確如劉大夏所料,南北漕運再次恢復,連接大明帝國的運輸線,終於又暢通無阻了。而在之後的分流工程裏,黃河洪水泛濫不斷,也正是這條月河一次次緩解了洪峰的壓力,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漕運恢復,這只是治理黃河的第一步,分流入淮才是重頭戲。幾十萬民工勤扒苦作,日夜趕工。為了盡快完成任務,劉大夏豁出去了,50多歲的老頭天天連軸轉,沒一天睡囫圇覺,吃住全在工地上,在工程緊急的時段裏,更是親自扛著沙包上陣幹活。領導都“模範帶頭”了,底下人哪敢怠慢,上上下下擰成一股繩,終於保質保量的完成了施工任務。

經過兩年努力,黃河成功改道,由原來的經山東入渤海,變為此時的經淮河入黃海,肆虐中原數十年的黃河水患,就此平息。數十萬流民終於可以重返家園,中原大地的廣大黃泛區,也得以重新恢復生產,這是一項偉大的創舉。

劉大夏的名字,也伴隨著這個偉大的創舉,從此長留在黃河兩岸。今天蘇北地區的一些州縣,每年都要進行拜河神活動,而河神,正是劉大夏。

順便說一句:劉大夏的這一整套治河方略,基本上沿用了元朝治黃河的方法,外帶自己一點小創舉。但元朝治黃河,卻治得矛盾叢生,治出了一場推翻帝國統治的農民大起義。劉大夏治黃河,卻治出了國泰民安,由此可見,好方略也需要好人執行才是。

經過白昂與劉大夏兩位重臣的治理,肆虐數年的黃河消停了,中原四省恢復了生產,可謂功德無量。但是另一位熊貓級水利專家的工作同樣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沒有他的勞動,白昂與劉大夏在黃河邊做的貢獻,相當多的都是無用功。

第三個人:徐貫。開工地點:江南。鬥爭對象:蘇松河。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朱祐樘又驚聞晴天霹靂:江南蘇松河河道淤塞,洪水泛濫,災情波及松江、常州、蘇州、鎮江等重鎮,這都是中國當時最重要的產糧區!

這可是後院起火。明朝北方的糧食主要靠南方供應,南方的糧食和賦稅主要靠江南,所以民間有諺語說“蘇湖熟,天下足”。如果蘇湖不熟呢……

解決辦法只能是治水了。白昂最合適,可朱祐樘選擇了另一個人:工部侍郎徐貫。

白昂是戶部侍郎,劉大夏是地方領導,只有徐貫是建設部副部長(工部侍郎),正經八百的搞工程出身,貌似專業最對口,但事實上,他和水利工作是最八竿子打不著的。

徐貫,字原一, 浙江淳安人,天順元年進士,歷任兵部主事,福建右參議,遼東巡撫,主要工作成績只有一個——打仗,至於治水麽,可以說是既沒吃過豬肉,也沒見過豬跑。

但這不是亂點鴛鴦譜。首先,徐貫只做狠事,在福建的時候不經領導批準把官倉的糧食分給災民,還差點宰了管倉庫的軍官。後來到遼東做巡撫,嚴辦不法軍官,將罪大惡極者脫衣遊街,給予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摧殘。遼東地方志記載,一提這位大爺的名號,許多老兵油子竟嚇得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