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明王朝的『高考分區劃線』(第2/3頁)

該事件以後,明王朝的科舉制度,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變革。從此明朝的科舉錄取,不再是“全國統一劃線”,相反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學子,按照其所處的地域進行排名,分別錄取出貢生後,再統一參加殿式。這個制度不但此後沿用於整個明清兩朝,與今天高考中的“分區劃線”,也有異曲同工之意。

朱元璋用“搞平衡”的辦法處理了這次震撼明王朝的科舉大案,但案件背後的謎團,依然值得深究。

深究南北榜案,第一個疑團是:為什麽經過兩次復查,中榜的依然清一色是南方人,究竟是舞弊,還是“巧合”?

解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面對一個現象——中國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

這個現象,從唐王朝安史之亂時就已開始,到南宋時期則進一步擴大。北宋滅亡後,大批的北方文化精英南逃,使南方文化開始了長足發展。南宋滅亡後,元王朝一度廢除了科舉制,雖然在後期重開科舉,但漢人的錄取比例極其少,科舉出身的官員,在元王朝政府中的地位也極低。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在歷經了金朝、元朝幾百年的異族統治後,無論經濟還是文化,早已大大落後於南方。在元王朝的科舉中,中榜的漢人,也多來自安徽與江南地區。朱元璋起兵平天下的年代裏,彼時中國文化界最富盛名的人物,更是來自於浙江的“浙東四才子”——吳征、劉基、章溢、宋濂。早期創業的朱元璋,也正是因為籠絡到了大量的江南文化界名人,才得以迅速壯大實力。朱元璋的謀士朱升、李善長等人,同樣都是來自安徽與江南等地的才俊。

明朝以前,中國南北方文化教育的先天差距是巨大的,明朝建立後實行的教育體制和考試制度,非但沒有彌合這個差距,相反則繼續拉大。先說教育體制,明王朝的教育體制,早在朱元璋打天下時就確立了,各地的府學、州學、縣學,最早都設立於朱元璋早期的占領地,如安徽、江蘇、江南地區,北方大規模重設學府,普及教育,多是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北伐元朝之後,無論從師資水平還是開展程度,比起南方都相去甚遠。當然北方並非無人才,山東、山西兩省一直為教育大省。但朱元璋厲行文化專制,明朝早期,北方士子對新政權多持懷觀望態度。朱元璋的幾度文字獄,遇害者大多是北方文人,因此許多名士們隱居山林,對明王朝采取“不合作”的態度。如此境況,明朝早期北方教育遠落後於南方,似是情有可原。

明朝科舉,以“八股文”取士,這種考試方式本身就給南方學子提供了優勢。今人說八股文,多以為是明王朝首創,其實八股文取士,開始於北宋王安石變法,當時王安石革新科舉制度,提出以“經義之學”取士,但對文體無特殊要求,這是八股文的開始。隨著時間推移,對八股文的要求越發細化,其風格特點也日益明朗。明朝科舉的實際制定者,正是“浙東四子”中的劉基和宋濂,其考試規範、考試範圍、考試要求,更適合江南學子。每次開科,南方學子自然“駕輕就熟”。

事實上,從洪武三年明王朝第一次科舉考試開始,南方考生的成績,就一直在北方考生之上。比如洪武三年的科舉鄉試,南方的錄取名額是350人,北方僅有250人。“南北榜”案之前的明王朝6次廷試,狀元清一色都是南方人。而從錄取比例上看,也有南方中榜者逐漸增多,北方中榜者日益減少的趨勢。“南強北弱”的大格局,明王朝上下其實早已心知肚明。

然而饒是如此,為什麽到了洪武三十年,會發生“清一色南方人”這樣的低概率事件呢?而早已“心知肚明”的朱元璋,為什麽會做出激烈的反應?

事實上,科舉考試,從來都不僅僅是一個考試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低概率事件”的發生,以及朱元璋的激烈反應,都與一件政治事件有關——藍玉案。

震動明王朝上下的藍玉謀反案,持續數年,株連人數達到10萬人,其中尤以各級官吏居多。藍玉常年鎮守北方,案件爆發後,因他而遭株連的官員,也多為北方人,其中科舉出身的北方官員甚多。血雨腥風下,許多讀書人甚至視做官為畏途,紛紛逃避科舉考試。其實在這次科考之前,明朝禮部的奏報上就曾說:“今北方士子,應試者減半也。”

作為一個深謀遠慮的政治家,朱元璋自然深懂“恩威並施”之道,在經過了長時間的清洗之後,“威”已施過,選擇合適的機會“施恩”,緩和與北方知識分子間的矛盾,穩固統治,就成了他的必然選擇,而科舉是最好的方式。然而無論是最早作為主考的劉三吾,還是曾質疑劉三吾,後來又受命復核試卷的張信,都是心無雜念的純知識分子,堅持以才學取士,南北考生水平上的差距,外帶二人的公正,就造成了這樣一個匪夷所思的事件。滿朝嘩然之後,朱元璋自然不能承認南北考生水平差距的事實,這樣等於開罪於北方士子,南北榜的出台,也就成了最好的折中辦法,諸位公正的考官,只好無奈地做了替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