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克與兩份魯迅英文小傳(第2/2頁)

當然,除了寫雜文、搞翻譯外,魯迅還是很想做點別的事情——甚至是很大的事情。據姚克記錄,魯迅曾多次向他表示,“希望有幾年的清靜時間,從一個新的角度寫一部中國文學史,此外想編輯漢代和唐代的石刻拓本全集,而最想做的則是寫一本詳盡的回憶錄,記錄近代中國的大變局,給無法親歷那個時代的年輕一代留下一份遺產。”令人遺憾的是,這三個願望均未能實現。魯迅晚年身體不好是原因之一。姚克曾多次勸告魯迅暫停所有工作,專心調養身體,魯迅的回答則是一貫的幽默和達觀:“醫生看過我的肺病以後,說我五年前就該死掉了,活到現在簡直是奇跡,在這額外追加的時間裏,就讓我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吧。”

姚克喜歡魯迅的小說,這是他當初願意幫助斯諾的原因。等到他接觸魯迅四年後自己動手來寫魯迅小傳的時候,他想傳達的不僅是魯迅的創作成就,更是他奮鬥不止、“死而後已”的人格。姚克1940年代去香港任教,後移居美國,是比較典型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但他一直對魯迅懷著崇敬之情。這從他後來所寫的回憶文章中不難看出。人格的力量完全可以跨越政治的分野。而且在姚克所寫的小傳中,我們也能分明感覺到魯迅身上的某些自由主義成分。

原載2014年3月26日《中華讀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