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正清的漢語學習

費正清(John K.Fairbank, 1907—1991)是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中國研究專家,被譽為美國漢學之父。要研究漢學,首先要學漢語,漢學之父更得首先通過這個跳不過去的階段。

1929年費正清從哈佛大學畢業後,作為羅德斯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的獲得者於同年秋赴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早在1876年,牛津大學就設立了漢學講座,聘請著名傳教士漢學家理雅各(James Legge)為首任教授。但遺憾的是,其時對漢學感興趣的學生一直很少,漢學課程處於聊備一格、裝點門面的狀態。1929年秋費正清在巴利奧爾學院注冊時,牛津大學仍然沒有正規的漢語課程,而且對於博士學位也沒有語言必修的規定。

對於選定中國近代外交史作為研究對象的費正清來說,掌握漢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於是巴利奧爾學院特別為他安排了一位指導教師蘇慧廉(William E.Soothill),蘇氏曾經作為傳教士在中國生活多年,漢語熟練;但他當時忙於編寫一本漢語佛教術語詞典,無心幫助費正清學習漢語,只是給了他一本布勒克(Thomas L.Bullock)編寫的《漢語書面語漸進練習》(Progressive Exercises in the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讓他自學。

布勒克自1869年進入英國駐華外交界,1885年擔任英國駐華公使館會計,次年任代理漢文副使,旋即任代理漢文參贊、漢文副使等職,1897年擔任英國駐上海領事,同年退休回國;翌年被任命為牛津大學漢學教授,接替於1897年去世的首任教授理雅各。布勒克的研究工作並不太出色,除了幾篇文章外,主要的業績就是編寫過一本《漢語書面語漸進練習》。從這本書的英文封面來看,布勒克的職位是Sometime Professor of Chinese in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看來他還不是全職的教授。

《漢語書面語漸進練習》出版於1902年,費正清使用的是經過翟理斯(H.A.Giles,劍橋大學第二任漢學教授)修訂的1923年第三版。全書分為6個部分:(1)導論;(2)部首;(3)論漢字;(4)練習和注釋;(5)按字母順序的漢字索引;(6)按部首順序的漢字索引。在第一部分導論中,作者簡要介紹了用羅馬字拼寫漢字的通行方案,即威妥瑪(Thomas F.Wade)方案。第二部分簡要介紹了漢語的214個部首,並按照筆畫順序列出了每個部首的發音和意思,如“201黃yellow”(12頁)。第三部分簡要介紹了漢字的構成方法。第五、六部分是對本書中出現的漢字所做的索引。

該書的重點在第四部分,這裏列出了83篇練習,每篇練習都是先給出詞匯——漢字、讀音、英譯;然後是若幹段文字,每段文字給出英譯,並對其中關鍵的字詞進行解釋。從例句的選擇來看,前一半的練習主要選自《老子》、《論語》、《荀子》等古代哲學家的言論,後一半則是海關、司法等方面的常用語。如練習8在給出詞匯表後,選擇的第一個例句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英文翻譯是:“Those who know do not speak, those who speak do not know.”隨後作者又在注釋中對“者”的各種用法做了一番說明。

不難看出,這本教材的目的是通過各類例句練習來幫助學生掌握漢語書面語。費正清後來在談到這本書時說:“它是一本內容充實的自學手冊,使初學者通曉簡單的古典文學語句,附加逐詞或逐字的英語譯文。……布勒克沒有談四聲,只解釋部首,並且列舉了214個部首。我僅僅憑借它們的形狀和結構開始熟記部首和其他漢字。”(《回憶錄》英文本第22—23頁)為了記憶漢字,費正清將它們抄寫在小紙條上,正面寫漢字,反面寫英文,不斷進行練習。

這種方法只能讓他學會閱讀漢語,而聽和說的能力則無從練習。為了進一步掌握漢語,從而為自己的研究做好準備,費正清決定前往中國。1931年春,他說服蘇慧廉為他進行了一次漢語能力測驗,並請老師就他的成績和他的真誠努力出具一份書面證明。利用這一證明費正清向羅德斯獎學金委員會申請前往北京進修。他的申請很快獲得了批準。1932年2月費正清抵達上海,稍後到了北京。

費正清抵達北京後進入了華文學校學習。該機構1910年由英國倫敦會傳教士瑞思義(W.H.Rees)建立,本來主要是為來華的英美傳教士提供語言培訓,後來招生範圍擴大,也招收外交和商業人員。該校由12家機構共同管理:美部會、美以美會、美國長老會、安立甘會、倫敦會、青年會、女青年會、美國公使館、華北美國協會、英國商會、英國公使館、中國醫學會。從1914年起長期在這裏擔任管理工作的是美國人裴德士(W.B.Pettus)——北京基督教青年會幹事。據美國學者甘博(Sidney D.Gamble)1921年發表的調查報告稱,其時該校“學生人數達到226人,來自26個傳教團體,12個商戶,5家公使館”。(《北京社會調查》英文本第383頁)到1930年代,這所學校由於優良的教學方法和生活條件早已名聲在外,成為年輕學者們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