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去美國的中國人(第2/2頁)

此後來美國的5名中國人有一個共同的經歷,他們都曾在位於康涅狄格州康瓦爾(Cornwall)的傳教士學校學習過。這所學校由美國海外傳教部總會於1817年建立,目的是培訓外國的年輕人成為牧師,學成後回國傳播福音。第一個注冊的中國學生名叫Wong Arche,他是由一位美國商人從廣州帶來的,但他對於學校的各項嚴格的規章制度顯然很不適應,1818年入學不久,就因為屢次觸犯紀律被勒令退學。在他之後來的是出生在馬來半島的中國人Botang,他小時候被人販子賣給了一個廣州商人;是美國駐廣州的第二位領事斯諾(Samuel Snow,1794—1804在任)將他帶到了美國,但他同樣不適應傳教士學校的規矩,很快也就退學了。此後就讀於這所教會學校的是兄弟倆——Ah Lan和Ah Lum,他們的父親——很可能是一位廣州商人——希望兒子在這裏能夠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但這一對難兄難弟學業很不上心,經常打打鬧鬧,在這個學校1825年關閉前勉強完成了兩年的學業。該校最後一名也是最好的一名中國學生是林阿適(Liaou Ahsee),他於1820年左右流落到波士頓,舉目無親,靠做手工糊口,後來在當地著名牧師詹克斯(William Jenks)的幫助下來到了康瓦爾,他在傳教士學校攻讀了3年(1822—1825)後,於1825年底返回廣州。林阿適後來為人所知,主要是因為1839年他被林則徐聘為英文翻譯,英美早期的來華傳教士如馬禮遜、雅裨理都曾經在著作和書信中提到他的這一工作。為人們所忽略的是,林阿適很可能是近代中國最早的新教教徒之一,雖然沒有確切的記錄,但考慮到他在教會學校長期學習,以及良好的表現,他在學校期間加入新教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林阿適是一個值得記住的名字。

以上的這些中國人都是男士,19世紀早期是否有中國女士來到美國呢?有的,但可悲的是,都是作為展覽品被運到美國去的。她們的容貌、身材特別是小腳成為美國觀眾獵奇的對象,“進口”她們的是美國的一些馬戲團和展覽團體。她們大抵沒有留下姓名,唯一一個有名有姓的是Pwan Yee Koo,關於她的廣告詞是這樣寫的:“一位真正的中國美人,兩英寸半的小腳,17歲的妙齡,第一位來到蠻夷之邦的大家閨秀。”也許因為是大家閨秀,所以留下了姓名吧,至於她如何會流落到蠻夷之邦,則已經完全不得而知了。

原載2012年5月9日《中華讀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