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去美國的中國人

1840年代,隨著加利福尼亞等地金礦的發現,中國勞工開始移民美國,加入了西海岸淘金者的行列。到1851年底,這樣的淘金客人數已多達大約25000人。在這股來勢洶湧的移民潮之前,有沒有中國人踏上美利堅的土地呢?也還是有的,從各種零星資料中可以得知,前此有若幹零星的先行者,他們活動區域主要在美國的東海岸。

中美之間的直接交往開始於1784年,這一年一艘名為“中國女皇號”的商船於2月22日離開紐約,同年8月28日到達廣州,次年5月12日返回紐約,共投資12萬美元,獲利3萬美元,利潤高達百分之二十五。跟中國人做生意可以賺大錢,這一消息傳出去讓商人們極為興奮,紛紛行動起來,致力於對華貿易這一大為有利可圖的事業。最早去美國的中國人正是跟著這樣的商船漂洋過海來到新大陸的。

第一艘將中國人帶到美國的商船是“智慧女神號”(Pallas),當時它主要在印度和中國之間進行貿易,但是當“中國女皇號”的消息傳來之後,船長奧多奈爾(John O'Donnell)立刻決定將在中國購買的茶葉、生絲等商品直接運往美國。為了完成這次環繞地球半圈的長途航行,他招募了一些印度水手和3名中國人。“智慧女神號”繞過好望角,穿越大西洋,於1795年8月9日到達巴爾的摩。上岸之後,奧多奈爾重利輕義的本性立刻暴露出來,他不但沒有支付給手下人承諾的報酬,甚至連回國的路費也想賴掉。面對這批陷入困境的水手,一位名叫霍靈斯華斯(Levi Hollingsworth)的正義之士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把這批可憐的水手接到自己家裏安頓下來,幾個月後又把他們帶到了費城,向當時的最高立法機構——大陸議會(由東部13個州的代表組成)提出申請,要求在這批水手被遣送回國之前,一切費用由議會承擔。議會相關部門經過審議後,決定由費城所在的賓夕法尼亞州承擔這筆費用。當時負責賓州行政工作的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學者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他一直對中國和中國人很感興趣,欣然接受了議會的決定。這3名中國人和其他印度水手在費城生活了10個月後,又被帶回到了巴爾的摩,這時奧多奈爾船長已經回心轉意,準備把他們送回中國。然而就在此時,這一批水手突然失蹤了,他們後來是回到了故土,還是繼續留在了美國,命運又如何,沒有任何文獻記錄,成為一大疑案。

就現有的文獻來看,最早見過中國人的,無疑就是美國巴爾的摩和費城兩市的居民。

下一批踏足美國的中國人是跟隨範罷覽(Andrew E.van Braam)而來。範氏出生於荷蘭,1758年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往中國,在澳門和廣州先後工作了15年,他很早就表現出對美國的興趣,1783年英美簽訂《巴黎和約》宣告美國正式獨立後,他移居到美國並於次年成為美國公民。此後他又重新效力於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廣州出任代理人。1794年他作為荷蘭德勝(Isaac Titsingh)使團的一員前往北京慶祝乾隆登基60周年紀念。此後不久他與東印度公司鬧翻,辭去在廣州的職務準備返回美國。在廣州,範罷覽收集了大量中式家具、瓷器和繪畫作品,為了把這批寶貝安全地運抵美國,他雇用了一批水手,其中有5名中國人。他們乘坐的“路易絲夫人號”(Lady Louise)於1796年4月10日到達費城。範罷覽在蔔居費城期間為當地人辦了一次中國藝術品展,成為美國歷史上的首次。但是費城人並不因為這次視覺的盛宴而感激範罷覽,反而很眼紅他的財富,不斷給他制造麻煩。1798年7月不堪忍受的範罷覽離開美國回到了荷蘭,後於1801年11月在阿姆斯特丹去世。關於範罷覽的生平有不少歷史資料,但其中很少涉及他帶到美國的那5名中國人,所以他們後來的情況現在已不得而知了。

繼前面兩批中國水手之後來到美國的是一名中國商人,他在美國的文獻記錄中被稱為Punghua Wingchong。他於1807年秋天抵達美國,目的是向幾個美國商人收回欠債,這幾個商人在廣州做生意時曾向他的父親借過錢。1808年夏天當他結束討債準備返回廣州時,美中之間的航路已經中斷。原來此時英美之間關系緊張,戰爭隨時可能爆發,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總統下令所有美國船只停運,以免在航行中被英方捕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絕大多數船主都服從了政府的命令,但也有個別商人想發國難財,其中最為蠢蠢欲動的是心術不正而精明能幹的阿斯特(John J.Astor),此人看到禁運已經使中國貨特別是茶葉、絲綢等商品短缺,借此正可以大撈一筆。當他聽說Punghua Wingchong急於回國的消息,立刻靈機一動想出一條妙策,慫恿這位中國債主給美國總統寫信,要求網開一面,允許他雇用船只打道回府。總統在權衡之後同意了申請,主要是覺得這樣的親善之舉早晚會被清政府了解,有助於維持和發展兩國間的關系。1808年8月12日,阿斯特的“海狸號”(Beaver)在眾目睽睽之下堂而皇之地開出了紐約港,向廣州進發。Punghua Wingchong最終安全地回到了老家,幾年後一位美國商人提爾登(Bryant Tilden)還在廣州見到過他,並在日記中寫下了他們之間的交談。從提爾登的日記中我們又可以得知,他本人在1813年曾經帶一位名叫Washey的廣州人到了美國,Washey在美國呆了兩年後又回到了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