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3/3頁)

聽眾松了口氣,紛紛鼓掌叫好。

“趙氏世子不僅有勇,也有仁,那河伯本是殷商之時,玄王契放生的一條小鯉,得了機緣才成為小神。世子念他不易,過去也曾鎮守河中,阻止波濤,所以就繞了他一命。世子登岸,投璧於河,河伯不敢收,再三歸之,世子便毀璧而去,自此以後,漳水再無泛濫之時……鄴城百姓大喜,便搗毀了昔日的河伯廟,在當地為世子立祠,香火不絕……”

……

就在趙無恤解決了鄴城的事情,旌旗北指,準備向邯鄲進軍時,在千裏之外的宋國,也進行著一場類似的對話。

“夫子,敢問死為何物?”

孔丘衣著簡樸,他跪坐在葉子即將落盡的大桑樹下,淡淡地看了發問者一言,又望了望來旁聽他演講的人,這半月來,他們從數人到數十,再到數百上千!而神情也從輕蔑不以為然,變成了聚精會神,時不時還會有人發問。

假以時日,宋國這被帶歪了的風氣,或許能被自己糾正過來!

於是他收斂笑容,嚴肅地說道:“未知生,焉知死!”

這回答顯然回避了問題,周圍那些沒什麽文化的宋國農民、商賈頓時噓聲一片,紛紛散去了。但那些能識文斷字,有些文化的宋國士人,卻覺得此言極有道理。

發問的宋國士人不死心,再追問道:“敢問如何事鬼神!”

孔子再言:“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噓聲小了,轉而代之的是一陣贊嘆,圍攏的人越來越多。

“請夫子解釋一二!”

孔丘這才緩緩說道:“《書》言,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若真有天道,一定是以人為本,而不鬼神為本,何況這所謂鬼神,存在與否還是一個問題。”

唏噓聲連綿不絕,外圍的人面面相覷,聽不太懂,內圈的那些宋國士人卻相互點頭,佩服不已。

“好,不愧是魯國聞人,夫子好一個不以鬼神為本!不過竟然否定鬼神,在我看來實在是有些荒謬。”

恰在這時,外面卻有人邊鼓掌邊走了進來,眾人定睛一看,卻是位身穿白袍,脖子上戴著“陰陽魚”的高級巫祝。

他傲然掃了一眼周圍的宋人,有人便知趣地散開了,因為他身後還跟著一些披甲持戈的宋兵。

孔丘卻也不驚慌,他止住了要拔劍的徒弟子路,撫著卷須問道:

“不知二三子來此何事?莫不是來索拿我的?”

那巫祝行了一禮道:“豈敢……只是夫子這半月來在商丘大加抨擊天道、鬼神……”

“我沒有抨擊,只是在講道理,糾正汝等道義上錯的地方。”

巫祝只得換了說法道:“無論如何,夫子都是在蠱惑人心,這恐怕……”

孔丘目視弟子們,宋國士人們:“蠱惑人心的,是丘麽?”

巫祝一噎,頓了半晌道:“小人今日來只是帶話的,夫子自說自話已經很久了,人言,偏聽則暗,兼聽則明。三日後,宋國的大巫,也是宋國的公女在毫社設下辯壇以迎夫子,到時候有萬人旁觀,公女希望和夫子好好辯一辯人鬼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