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永:未竣工的考古學重鎮

梁思成、林徽因的珠聯璧合,多少有些掩蓋其他梁氏兄妹的光輝;也許因為梁思永早在1954年就因病去世,世人已很少知道這個名字。而在當時,梁思永是父親梁啟超最為看重的一個兒子。1948年,他與兄長梁思成同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

梁啟超一生有過兩位夫人:李蕙仙和王桂荃。1891年(光緒十七年),梁啟超十九歲時入京與長他四歲的李蕙仙成婚。李蕙仙嫁給梁啟超時,帶了兩位隨身丫鬟,其中一位叫王桂荃。王氏聰明伶俐,深得梁氏夫婦喜歡,1903年她成為梁啟超的側室。梁啟超九個子女中,思順、思成、思莊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達、思懿、思寧、思禮為王夫人所生。

梁思永1904年生於澳門,曾在日本念小學,回國後進入清華學校留美班,後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考古學。這裏的學風注重地質學、人類學、古生物學、社會學、化學及物理學方法的綜合運用;注重田野調查,把地下的實物分析與人類社會史的研究結合起來。梁思永獲得學士學位後,轉入哈佛大學研究院,主攻東亞考古。他曾在美國參加印第安人古代遺址的發掘研究。1927年年初,他寫信給父親,表示想回國實習並搜集一些中國田野考古資料,準備畢業論文。

父親那天的回信,從出席清華學堂歡迎李濟、袁復禮自山西西陰村考古發掘歸來的感想談起,建議兒子快些回國,“跟著李、袁二人做工作,一定很有益。”梁啟超的信,是一點點收攏的風箏線。1927年梁思永回國,在國內工作近一年,擔任清華研究院助教,兼任古物陳列所審查員,故宮博物院審查員。梁思永利用在美國的所學,對李濟在山西西陰村發掘的一萬多個陶片進行了詳細分類。他通過與國內外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進行對比研究,肯定了西陰村與仰韶村是同時代的遺存。梁思永將研究成果寫成英文論文《山西西陰村史前遺址之新石器時代之陶器》,獲得哈佛大學研究院考古專業碩士學位,成了第一位受過正規現代考古學訓練的中國人。

那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的開創時代,繼山西西陰村之後,李濟應邀參加中研院史語所,接替了董作賓主持河南安陽的殷墟發掘。史語所所長傅斯年有一句名言:“我們不是讀書的人,我們只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果然我們動手動腳得有結果,因而更改了‘讀書就是學問’的風氣,雖然比不上自然科學上的貢獻較有益於民生國計,也或者可以免於妄自生事之譏誚罷?”傅斯年希望以考古學來重建中國的“古代科學”。

梁思永1930年回國後,正式加盟史語所考古組。這年8月,地質學家、中研院總幹事丁文江從來華考察的法國傳教士、古生物學家德日進神父處得到線索,中東鐵路俄籍雇員路卡徐金在東北中東鐵路一線,發現黑龍江昂昂溪附近有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9月19日,梁思永與助手王文林從北平出發,前往黑龍江。此前,日本學者對東北進行過考古活動,但限於遼東半島及松花江以南地區。梁思永此行是考古學者首次進入黑龍江地區。昂昂溪位於東北平原北部的中心。他們挖掘的沙岡離江邊七八公裏,離昂昂溪火車站約六公裏。他們每天要徒步往返駐地與遺址之間。他們一共挖掘了四個沙岡,在黑沙層發掘到陶片約二百塊,在第三沙岡挖掘到一座墓葬,獲骨器十多件,從地面采集石器一百多件,陶器一個,加上路卡徐金先前采集的石器、骨器、陶片等七百多件,昂昂溪共出土標本一千多件。1930年10月初,因天氣漸冷,他們不得不踏上歸途。這次調查成果,梁思永在1932年10月的《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一分冊,發表了長達四十四頁的大型考古發掘報告《昂昂溪史前遺址》。從此,松嫩平原嫩江中下遊沿岸廣泛分布的以細小壓琢石器為主的原始文化類型,被稱作“昂昂溪文化”。九一八事變,日寇侵占東三省。這個地區剛剛興起的考古發掘只好戛然而止。

留學時期的梁思永。

1931年1月,梁思永與在北平協和醫院社會服務部工作的李福曼結婚。李是梁思成母親李蕙仙的娘家侄女,小梁思永三歲,畢業於燕京大學教育系。新婚燕爾,二十七歲的梁思永就告別妻子,隨史語所考古組去河南,參加了安陽小屯和後岡發掘。

自1931年春季開始,小屯的發掘範圍向東擴展到後岡,向西擴展到四盤磨,李濟的意圖是“由外求內”,先發掘小屯的四境,再探求小屯。後岡與四盤磨的發掘分別由梁思永和吳金鼎兩員大將主持。

後岡遺址,北臨洹河,位於小河灣南岸的一處台地之上,西北面是傍河而立的十幾米高的黃土壁,東北是一片河水沉積的沙灘,東南兩面地勢平坦。李濟曾經寫過, “1929年發掘小屯時,天天走過後岡,看它那隆然高出四周的形勢,遍布繩紋陶片,那時就動了掘它的念頭”。1931年,中國第一部《古物保存法》正式生效,田野考古發掘需憑執照才能進行。梁思永以“侯家莊西北岡發掘領隊”的身份領到了我國“第一號采取古物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