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8 蘇聯基礎和承重結構的脆弱性(第2/2頁)

蘇維埃政權的第三次危機發生在斯大林死後的1953年,這次危機同樣持續了將近五年。戰勝這次危機依靠的是國家對農民、工人、軍人和知識分子作出的大量讓步。50年代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改善,經濟迅速發展,部分經濟學家認為50年代是蘇聯國民經濟史上最成功的時期。1951~1960年間,蘇聯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 . 5倍,而同樣在這10年裏,美國和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幅僅為30%一50%。蘇共的意識形態學說又進行了重要的修改,並寫人了黨的第二十次和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上所通過的決議中,並提出了在蘇聯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方針。60年代只是對這一方針進行了修改。在經濟、政治和思想領域,蘇共領導人繼續堅持少量讓步和隨機應變的政策。

到了70年代,蘇聯的經濟發展開始放慢。在多數情況下,蘇聯不善於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因此在與資本主義世界的競爭中開始明顯落後。與此同時,國家的軍事支出卻不斷攀升,軍備競賽拖垮了蘇聯經濟,廣大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仍然較低,甚至在許多地區出現了下降。老百姓怨聲載道,政權試圖通過不斷的、雖然不是大規模的迫害和鎮壓來平息民憤。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停滯狀態,這降低了蘇共正統思想的權威和影響。蘇聯在60~70年代保留了極權主義的很多特點和官本位政權。

蘇維埃政權的第四次危機始於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這是一次在經濟、意識形態和道德領域的全面危機。此次危機是由於精英階層的腐敗和老化而產生的。"改革"是擺脫此次危機的嘗試,但是這次嘗試並不成功。戈爾巴喬夫及其親信沒有能夠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所以並不能減輕老百姓的不滿。蘇共在意識形態方面進行了重大修改,但這只是即興之作。這些舉措雖然得到了知識分子的擁護,但是同時黨組織機關內部的權威階層則對此表示不滿和抗議。在尚未鞏固這個制度的經濟、社會和思想基礎的情況下,戈爾巴喬夫卻在此時開始民主化進程,也就是說廢除官本位專制制度。在這種政策下,政權的瓦解己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將蘇聯比喻成一座高塔,但它卻是一座基礎不很牢固的高塔,高塔的建設者既無視塔身已經傾斜的情況,也不加固基礎和承重結構,而是繼續增加塔的高度和層數。鄧小平在中國的成功首先應歸功於思想理論的重大變革,這些變革不僅保證了這個泱泱大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而且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在80年代的蘇聯,無論是戈爾巴喬夫,還是蘇共,都沒有勝任這一使命。

① 蘇聯新經濟政策時期出現的資本生義分子。--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