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5蘇維埃聯盟最後的日子(第3/7頁)

在離開維斯庫利之前,與會者將蘇聯解體和獨聯體成立的消息首先通知了美國總統布什,然後才通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這個順序並不是在事前計劃好的,因為當時舒什克維奇通過專線打電話給戈爾巴喬夫,但撥了很久都沒有接通,而科濟列夫則通過普通國際長途電話與美國聯系,美國總統辦公室的人剛開始沒有馬上明白對方說的是什麽意思。除了這個最主要的條約之外,三國領導人還就較具體的問題簽署了兩項聲明,他們還達成了一些口頭協議,其中包括關於對戈爾巴喬夫未來的命運,對這個問題的爭論甚至比討論獨聯體國防綱要的時間還要長。

別洛韋日協議簽署後的最初日子

12月8日深夜至9日淩晨,戈爾巴喬夫不停地與自己的助手和顧問通電話,然後他吩咐將葉利欽、舒什克維奇和克拉夫丘克叫到自己的辦公室來。最後只有葉利欽於中午12點在忠實的科爾紮科夫的陪同下來到克裏姆林宮。整個克裏姆林宮及其各個入口都已由俄聯邦總統警衛局控制,只有通往三樓的入口一直仍由戈爾巴喬夫的鐵杆護衛把守著。納紮爾巴耶夫在葉利欽之前來到了戈爾巴喬夫的辦公室,他幾乎在所有問題上都支持戈爾巴喬夫。會見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但沒有取得任何結果。戈爾巴喬夫當天發表了一項聲明,表示他不同意成立獨聯體的條約,他認為該條約無論是從政治角度,還是從法律角度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他在聲明中指出:"擅自宣布蘇聯的滅亡是不可容忍的,蘇聯的命運不應由這三個國家領導人的意志所決定,這個問題只能通過憲法途徑並依照各族人民的意願,由所有主權國家來決定。條約中宣布禁止執行蘇聯的法律準則是不合法的,也是極其危險的,這只會加劇社會的混亂和無政府狀態。"⑿

俄羅斯領導人中只有副總統亞歷山大·魯茨科伊反對別洛韋日協議,他是12月9日才得知這一消息的。魯茨科伊於9日上午來到戈爾巴喬夫的辦公室,他稱簽署條約是對國家的犯罪行為,並建議立即逮捕"為討好美國而簽署這個恥辱條約的三個醉鬼"。魯茨科伊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曾寫道:"聽了我的話,戈爾巴喬夫的臉色變得很蒼白。我們匆匆交談了一會兒,在與我告別的時候,他勸我不要發火,並對我說,一切沒有像我想象得那麽可怕,事態還是可以扭轉的。"⒀然而,魯茨科伊還是準備了一份措辭極為嚴厲的個人聲明,並開始與葉利欽徹底決裂。在朋友們的勸阻下,魯茨科伊沒有將這份聲明在媒體上全文發表,只在報紙上刊登了其中的寥寥數語,例如別洛韋日協議"不可容忍的倉促性","蘇聯的解體將導致俄羅斯的解體"等。魯茨科伊當時是俄羅斯副總統,如果發生某些意想不到的情況,他有登上總統寶座的機會。法國《巴黎競賽》周刊的一名記者在12月中旬采訪魯茨科伊時問到過這個問題,魯茨科伊表現得十分驚訝:"願上帝保佑總統別發生什麽意外,我可害怕失去他,我非常敬重他,他是一個坦率而高尚的人。當我們一起參加競選的時候,我曾向他發過誓,永遠追隨他,我不會食言。至於談到讓我領導反對派的問題,只要葉利欽還是俄羅斯的總統,那麽這件事就絕對沒有可能。我才44歲,上帝保佑,我還有時間領導這個國家,目前我只能與葉利欽戰鬥在一起,以積累更多的經驗。"⒁

12月10日和11日,戈爾巴喬夫發表了幾個譴責別洛韋日協議的聲明,並在11日晚上接受了《獨立報》主編維塔利·特列季亞科夫的專訪,這次采訪涉及內容廣泛,但是戈爾巴喬夫的態度卻顯得含糊不清。采訪的題目包括:在目前的情況下,戈爾巴喬夫作為總統應采取哪些措施?戈爾巴喬夫如何理解新的條件下的民族政策?他是否同意擔任"獨聯體名譽總統"?戈爾巴喬夫近期將進行哪些具體活動?戈爾巴喬夫在采訪中談到了舉行蘇聯第六次人民代表大會的可能性,談到了全民公決問題,也談到了他準備為獨聯體的某些制度服務,而不想成為"退職將軍"。 ⒂下面摘引其中的幾句:"我和葉利欽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如果我發現我所做的事情與我的信念相矛盾,那麽我會重新考慮自己的行為","如果事情的進程超出原來的聯盟條約的範圍,那麽我不可能在其他體制中承擔政治責任,我只在現實的體制中負責。我們面臨著我們歷史上非常困難的時期……如果我們希望選擇'煙囪上摘雲彩'的模式,那麽我是不會爬這些煙囪,讓其他人去爬好了"。

無論是在莫斯科和其他加盟共和國的首都,還是在蘇聯一些大城市,人們對蘇聯解體的消息竟然表現得十分平靜,這大大出乎西方和本國觀察家的預料。一些普通百姓和許多政治圈中的人甚至感到了一絲輕松,不會有人再對蘇聯政權抱有希望,蘇聯的解體和戈爾巴喬夫的倒台甚至沒有引起任何同情。正如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位反對派領袖瓦西裏·利皮茨基所寫的:"蘇聯解體的過程出乎意料的平靜,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反抗。各加盟共和國被出其不意地據為己有了,在俄羅斯的反對派內卻出現了分歧和動搖。這從另一方面證明了:如此劇烈的轉變(一個超級大國的滅亡)竟然輕而易舉地實現了,這就使那些策劃者們覬覦著今後更加膽大妄為的行動,而下一次的分歧點就是蓋達爾的經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