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5蘇維埃聯盟最後的日子(第2/7頁)

決定烏克蘭未來命運的全民公決於1991年12月1日舉行。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最高蘇維埃已經通過了關於宣布烏克蘭獨立的決定,現在將這個問題交給全體公民來決定。戈爾巴喬夫十分清楚烏克蘭全民公決具有的決定性意義,因此在全民公決的當天和前一天,戈爾巴喬夫接受了多家烏克蘭媒體的電視采訪,采訪中他提到了自己的烏克蘭和俄羅斯血統,並竭力說服烏克蘭人民留在蘇維埃聯盟。這些采訪在蘇聯各地電視台進行了轉播,戈爾巴喬夫的前助手格拉喬夫曾評價說:"唉,這次講話的效果遠沒有在福羅斯發表的《告蘇聯全體公民書》的效果好。"③

烏克蘭全民公決的結果使許多人感到震驚,也使戈爾巴喬夫陷入了絕望。在參加投票的公民中有90.32%,即28804071人投票贊成烏克蘭最高蘇維埃通過的關於宣布烏克蘭獨立的決定。俄羅斯隨即承認了烏克蘭的獨立,12月5日,葉利欽在克裏姆林宮與戈爾巴喬夫會面時說,沒有烏克蘭的加入,聯盟條約便失去了意義。葉利欽同時告知戈爾巴喬夫,他將於12月7~8日在明斯克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領導人舉行會晤,但並沒有說明此次會晤的議事日程,他這樣做的目的也許是怕遇到阻撓,也許是有意為之。當時此次會晤的最終議事日程還沒有制定,誰都不清楚克拉夫丘克將在會晤中提出哪些意見與建議,當時葉利欽和克拉夫丘克的關系已經十分緊張了。烏克蘭擔心俄羅斯會提出領土方面的要求,特別是克裏木的領土問題。而白俄羅斯領導人舒什克維奇只希望討論俄羅斯取消價格限制將給白俄羅斯帶來的經濟問題,因為舒什克維奇並不是國家總統,他的權限也比葉利欽和克拉夫丘克小得多。關於12月5日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的這次會晤,兩人都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提到過,但內容卻大相徑庭。蘇聯總統的辦公室曾就此次會晤發布了簡短的公報,公報中寫道:"兩位總統一致強調,沒有烏克蘭的加入,未來的聯盟將不予考慮……鮑裏斯·葉利欽說,希望在明斯克的會晤中與烏克蘭領導人達成相互理解,他還將與白俄羅斯的領導人簽署雙邊協議……蘇聯總統則強調指出,聯盟條約是唯一的選擇。他強調說:'我堅信,只有在主權國家聯盟範圍內我們才能共同順利前進。我已經和鮑裏斯·尼古拉耶維奇就此達成了共識。'"④而實際上,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葉利欽在與戈爾巴喬夫會面時通常保持沉默,而私下裏他總是憤憤地說,蘇聯總統根本不適應新的局勢,缺乏現實意識。戈爾巴喬夫極力擁護的"獨立國家聯盟"(СНГ)的主張,被葉利欽稱為"拯救戈爾巴喬夫的聯盟"。 ⑤

維斯庫利景區 別洛韋日密林 1991年12月7~8日

關於別洛韋日三國領導人的會晤已有大量文學描述,所有與會者都對這兩天在白俄羅斯所發生的事件都進行了描繪。我們從戈爾巴喬夫的回憶錄描寫這一事件的章節題目中就能看出他的態度:"背信棄義"和"蘇聯與俄羅斯的黑暗日子"。而葉利欽在回憶錄中將這一章節簡單地稱之為"別洛韋日密林"。 ⑥克拉夫丘克則自豪地稱自己為蘇聯和聯盟條約的主要反對者,他回憶道:"葉利欽將條約的文本擺在桌子上,並向我轉達了戈爾巴喬夫的問題:'這個文件您簽不簽,如果不行,那麽經過修改後您是否能簽?'然後葉利欽又對我說,只有我簽了之後他才簽。這樣一來,這個條約的命運完全取決於烏克蘭了。我的回答是:'不簽。'於是大家提出準備起草新條約的問題,專家們為此連夜工作。結果沒有經過任何討論和協商,這份新條約很快就被簽署了。可見,只要沒有被稱作'中心人物'的愚蠢者,一切事情都會迎刃而解。"⑦白俄羅斯領導人舒什克維奇承認自己不是新條約的倡導者,他回憶說:"我建議擬定一份三方公報送交戈爾巴喬夫審批。最初的條約文本要比最終在維斯庫利簽署的條約溫和得多。為什麽要選擇維斯庫利官邸作為會議地點呢?因為它是專為高級領導修建的官邸,配有特殊的通訊設備,旁邊則是一個空軍基地,我也是第一次來到這裏來。應該給我們的政府予以應有的評價,因為所有準備工作都是按照最高級別進行的。我盡量使自己看起來像是這裏的主人,是我將大家請來的……"⑧

到白俄羅斯參加會議的俄羅斯代表團,除了葉利欽之外,還有根納季·布爾布利斯、謝爾蓋·沙赫賴、葉戈爾·蓋達爾、安德烈·科濟列夫,以及葉利欽的助手維克托·伊柳申。白俄羅斯總理維亞切斯拉夫·克比奇和烏克蘭總理弗拉基米爾·福金也出席了會議。三方都派了記者到會,但人數不多,關於會談細節他們知道得要比其他人晚,而且他們又沒有與自己的編輯部的聯系方式。舒什克維奇和克拉夫丘克的護衛不多,但葉利欽卻隨身帶了由亞歷山大·科爾紮科夫領導的二十多名警衛。會談是在這個森林自然保護區的主狩獵大廳中舉行,大廳旁邊坐落著休息室、桑拿室、狩獵小屋和服務區,與會者中只有克拉夫丘克和福金去林中打過獵。在12月7日下午的會談中,三方領導人就所有的原則性問題達成了一致,而最終的正式文本交由工作小組連夜起草。法學家沙赫賴對文本字斟句酌,而蓋達爾則負責抄寫,因為他的字寫得最漂亮。三國的總統和總理晚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桑拿室度過的,就像舒什克維奇回憶的那樣:"我們六人將任務布置給工作小組後,便來到了桑拿室,桑拿室中不止我們六人,還有鮑裏斯·尼古拉耶維奇(指葉利欽)的幾名警衛,但談話是在我們六人之間進行的。雖然第二天早晨將決定整個國家的命運,但是似乎除了布爾布利斯之外,在每個人的臉上都看不到一絲莊嚴的神情……"⑨當領導人們在桑拿室蒸浴的時候,工作小組已經完成了文件的起草任務。據後來謝爾蓋·沙赫賴回憶說:"當時已是深夜了,科濟列夫打算將寫好的文本塞到打字員房間的門下,但他放錯了房間。於是第二天早晨大家不得不手忙腳亂地尋找文件,然後再打印出來,烏克蘭代表團也過來幫助我們。我們將條約打印出來,然後送到大廳,由領導人們進行修改,返回來再重新打印,然後制作副本,我們就是以這樣的速度工作,新條約終於在一天之內誕生了。"⑩條約中關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作為地緣政治的現實已不復存在"的說法是由布爾布利斯想出來的,而克拉夫丘克提出了"Содружество"(聯合體)這個概念,因為他不希望在字面上再看到"Союз"(聯盟)這個詞。條約文本共兩頁,序文中寫道:"白俄羅斯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烏克蘭於1922年簽署了聯盟條約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員國,以下稱為'最高締約方',在此我們鄭重宣布,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作為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的現實已不復存在"。條約的第一條規定:"最高締約方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СНГ,簡稱'獨聯體')。"第二條中寫道:"從該條約簽訂之日起,在簽署國境內不允許實行第三國的準則,包括前蘇聯的一切準則。"條約的第十四條還規定:"明斯克市是獨聯體協調機構的常設地,前蘇聯機構的所有活動在獨聯體成員國境內一律被禁止。"條約簽署人為:白俄羅斯代表舒什克維奇和克比奇、俄羅斯代表葉利欽和布爾布利斯、烏克蘭代表克拉夫丘克和福金。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