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6蘇聯的解體及西方的反應

早在1989年末,幾乎所有的西方政治學家、社會學家和蘇聯問題專家認為蘇聯改革是不成功,只有少數人撰文認為奇跡可能發生。即使如此,這些人也只是認為,如果改革失敗,蘇聯將重新回到專制體制的統治之下,誰都沒有預想到蘇聯會解體。正如皮特·德魯克所寫的:"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本身是試圖通過經濟的發展和提高來鍛造統一的枷鎖。這樣的改革能取得成功嗎?幾乎所有的回答都是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改革失敗,俄羅斯勢必將回到斯大林時期的鎮壓制度之下。即使經濟上的改革取得成功,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他的邏輯很簡單:經濟的提高和發展與地方分權是緊密相連的,這必將導致分離主義,而這是蘇共在任何條件下都絕不能容忍的。①同樣在1989年,布熱津斯基在其《大失敗》一書中仍然堅信,共產主義制度在蘇聯還會統治幾年,甚至幾十年。他在書中描繪了共產主義瓦解和崩潰的各種可能性,甚至不排除蘇聯突然間土崩瓦解的可能性,但他認為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②

到了1990年中期,蘇聯解體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現實,從而引起了西方專家和學者的極大關注。亨利·基辛格在1990年時曾寫道:"西方不希望看到蘇聯的解體,確切地的說,是不希望看到它的擴張……蘇聯擁有幾萬枚核彈頭和幾十座核反應堆,它的解體不能不引起全人類的極大關注。這個問題十分可怕,而且與傳統的主權觀念相抵觸,它不能不引起我們長期的關注和深入的探討。即使不談核問題,蘇聯的瓦解也會引起可怕的武力爭端。就像電影的回放一樣,我們將回到二百年前那個血腥的世界,最終所有的周邊國家都卷入了戰爭,各國的軍備競爭在蘇聯促生了擴張主義傾向。"

到了1991年,西方的所有的研究蘇聯共產主義的機構都已堅信,蘇聯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境地,但是誰都沒有想到,事情發展得如此迅速。美國總統喬治·布什第一個獲知簽署別洛韋日條約的消息,當時是葉利欽打電話給他,安德烈·科濟列夫做的翻譯,所有的西方領導人後來也都知道了這一消息。這件事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領導人中也引起了極大的恐慌與不安,當時的中央情報局長羅伯特·蓋茨說:"在俄羅斯或蘇聯這樣強大的帝國內部發生如此猛烈而突發性的巨變是前所未有的"。西方國家領導人之間、外交部和其他專門機構之間的磋商頻繁不斷,媒體連篇累犢地刊登從莫斯科發回的報道、從獨聯體其他國家首都傳來的消息,以及許多未經證實的傳言。最讓西方各國領導人感到不安的是,他們還不清楚,在蘇聯解體後誰將"掌控著核按鈕"。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的工作進人了緊急狀態,美國國務卿貝克帶領一個由分析專家組成的代表團飛到莫斯科,實地了解事態發展的進程和性質。

蘇聯及其相關的管理體制的迅速瓦解產生了許多經濟及政治問題,令西方分析家驚訝的是,其中絕大部分問題都已迎刃而解,雖然不是所有問題都解決得令人滿意。各國首腦12月8日在維斯庫利和21日在阿拉木圖簽署了協議,這些首腦通過蘇聯國務會議和蘇共中央政治局的會議早就彼此很了解。俄羅斯聯邦承擔了前蘇聯所有的國際義務,包括償還外債,前蘇聯在國外的所有財產也都歸俄聯邦所有,其中包括駐各個國家的使領館各國決定保留對戰略軍事力量和核武器的統一指揮和監督,然而實際上,正如所預料的那樣,對所有核導彈和航天研究系統的實際監控權都落到了俄聯邦總統葉利欽的手中。後來,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均表示要消滅核武器,並銷毀與核武器相關的基礎設施。駐紮在波羅的海國家的蘇聯軍隊逐漸撤離出來,因為這些國家拒不參加獨聯體,並開始組建自己的國家軍隊。但是駐守在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的前蘇聯軍隊大都留在原地,這裏80%以上的軍官,不管其屬於哪個民族,都對新國家進行了宣誓。同時,還有許多烏克蘭籍、白俄羅斯籍和哈薩克斯坦籍的軍官留在了俄羅斯任職。然而同樣的問題在外高加索和中亞就顯得比較棘手,所幸沒有發生軍事沖突。隨著蘇聯中央集權的消失,許多民族爭端在各加盟共和國內部顯現出來,主要在德涅斯特河沿岸、格魯吉亞、塔吉克斯坦和北高加索地區,其中卡拉巴赫沖突最終演變為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的流血戰爭。北高加索發生的事件表明,圍繞蘇聯解體產生的擔心和優慮不是沒有根據的,所幸的是對事件發展最可怕的預想並沒有發生。在此方面,蘇聯避免了類似南聯盟的厄運。這樣的結果不僅取決於政治家的美好意願,更取決於前蘇聯各民族多年來的友好關系。許多民族問題在前蘇聯時期就已存在,但是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演變為不可調和的民族沖突。蘇聯的解體產生了許多新的、有爭議的問題,其中有許多問題至今懸而未決,但是不論何時何地都始終存在著一個願望,那就是用政治和外交,而不是用軍事手段來解決爭端。這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多年來形成的一種"蘇聯式的"或者稱為"俄羅斯式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將前蘇聯的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共同面對歷史的現實。關於"世代聯系"、"民族友誼"、"文化和歷史的同一性",以及俄語是"民族間交流的語言"等等這些評論,並不是空洞而華麗的辭藻,也不是蘇維埃宣傳的神話,而是活生生的事實。當然也有例外:在車臣和外高加索,在摩爾多瓦和在奧塞梯--印古什邊界確實存在著武裝沖突。1991年成立的獨聯體至今依然存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最近10一12年期間,俄羅斯人民在處理民族關系問題上體現了最大限度的寬容和忍讓。實際上,導致蘇聯最終解體的矛盾並非像不懷好意的人所說的那樣尖銳和危險,但是反過來,如果引起蘇聯崩潰的這種離心力不強的話,那麽為什麽蘇聯最終會走向解體呢?這個問題還需要單獨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