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1991年8月19日(第3/4頁)

上午11點,舍寧主持召開了蘇共中央書記處會議。蘇共中央副總書記伊瓦什科當時因病住在醫院。伊瓦什科來莫斯科工作時間不長,他因此沒有被卷入事件的具體細節中。蘇共中央書記處事後補上了同意通過組建“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及其有關決定的手續。中央書記處向各個共和國和地方機構的黨組織發去密碼電報,要求它們全方位支持“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工作。但具體需要做些什麽,他們自己也不太清楚。

動用軍隊只涉及莫斯科一個城市,不論是聖彼得堡還是其他大城市,都沒有軍隊進駐的情況。臨近上午11點,坦克、裝甲車和空降兵部隊已經占領了接近“白宮”的要地,軍官們也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做什麽,幾個坦克上的官兵倒向“白宮”的保衛者。葉利欽很快對形勢做出了判斷,他走出大樓去和支持者見面,葉利欽這一舉動受到了支持者的熱烈歡迎,他在眾人的歡呼聲中跳上了坦克。此時是中午12點15分。葉利欽向周圍人群發表了簡短的講話,宣讀了早晨簽署並散發全國的《告俄羅斯公民書》。15分鐘以後,葉利欽在“白宮”簽署了著名的第59號總統令:以所謂“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名義頒布的所有決議都是非法的,在俄羅斯聯邦境內一律無效。葉利欽和他的戰友們感到非常驚訝的是,俄羅斯總統登上坦克發表講話的片斷竟然在蘇聯中央電視台最受歡迎的新聞節目裏播放了。估計全國所有老百姓都看到了這一場面。聖彼得堡電視台的信號覆蓋蘇聯的很大一部分歐洲地區,聖彼得堡市長索布恰克通過電視發表講話,嚴厲譴責“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行為。索布恰克剛剛從莫斯科返回聖彼得堡,到機場迎接他的是當時人們還不熟悉的聖彼得堡市政府高級官員、克格勃軍官弗拉季米爾·普京。全國各個城市這個時候也開始舉行支持葉利欽的###。當然,也有些地方舉行支持“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但按照以往慣例,這些###都是在某些工廠的車間裏舉行的,外人不知道裏面做些什麽。

8月19日下午,按照巴維爾·格拉喬夫的命令,圖拉空降師的一個營轉向了“白宮”保衛者一邊,指揮這一行動的是列別德少將。列別德後來回憶說:“這個營向‘起義者’倒戈的消息激起了人們的激情。愉快的心情達到了不能再高的境界,所有這一切都匯集到前所未有的喊叫之中。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營的空降兵和為它增派的偵察連開始向目的地行進。計劃就像兩枚戈比一樣簡單,四個連分工守護大樓的四個方向。我走在領頭車的前面,激動的人群在周圍喊叫,這種熱情甚至影響到我們正常行進。”把四個連的兵力布置好以後,列別德進入“白宮”,會見了俄羅斯安全會議負責人斯科科夫、科爾紮科夫和葉利欽。葉利欽問他:“軍隊怎麽看待事變?”列別德回答說:“沒什麽看法,軍隊不了解事變的任何情況。”亞歷山大·列別德:《為強國感到難過》,莫斯科,1995,第392頁。

到8月19日中午,聚集在克裏姆林宮裏的“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組織者和支持者開始有些六神無主。亞納耶夫還對戈爾巴喬夫的支持寄予一點希望,他非常急躁,原定12點舉行的新聞發布會被迫推遲。“我要被槍決的!”——亞納耶夫歇斯底裏地對科留奇科夫喊道。巴甫洛夫總理手裏掌握著很大一部分政權,他此時也非常焦躁不安。他在中午緊急召集內閣會議,這次會議最後竟然成了蘇聯的最後一次政府會議。大家都對時局發展表示擔憂,有20多人在會上發了言,其中只有5人表態支持“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其他人提了一些穩定生產、保持蘇聯內部經濟聯系的具體措施。2001年8月17日《議會報》。會議結束以後,巴甫洛夫感覺很不好,他的高血壓病突然發作,隨後被送進醫院治療。按照原定計劃,巴甫洛夫當天要和葉利欽見面的,“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內部很多人對這次會晤還寄予了不小希望。亞佐夫把軍隊調進莫斯科,但他既沒有表達政治倡議的願望,也沒有這方面的可能。克留奇科夫態度堅決,而且掌握的信息最全面,但他作為克格勃主席總是盡力守在第二防線。盧基揚諾夫那天半夜告別國家緊急狀態委員的會議,在克裏姆林宮辦公室裏過的夜,他盡力保持與亞納耶夫和克留奇科夫的距離,把自己與他人的談話和會晤以分鐘為單位記錄下來。下午5點,“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在蘇聯外交部新聞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電視向全蘇直播這個活動。發布會由亞納耶夫主持,坐在他旁邊的是巴克拉諾夫、普戈、基賈科夫和斯塔羅杜布采夫。我當時正在基斯洛沃茨科的休養院度假,和其他在那兒修養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一起收看電視轉播的新聞發布會實況。在鄰近的休養院裏,久加諾夫也在觀看發布會的實況,俄羅斯共產黨領導不了解國內實施緊急狀態的任何情況。新聞發布會給人留下非常沉重的印象。“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任何一個領導人都沒有贏得大眾的信任,他們中的某些人,我們以前根本就不認識。亞納耶夫和普戈的表現不是很自信,亞納耶夫的手一直在顫抖,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抑制這種反應。他們回答問題也非常空洞,缺少說服力。基賈科夫談到了改革的失敗、必須向市場經濟轉變和改善經濟管理水平。亞納耶夫說戈爾巴喬夫正在生病,他表示堅信戈氏開創的改革方向。亞納耶夫許諾說:“我的朋友戈爾巴喬夫病好以後,馬上就返回莫斯科繼續履行他的職責。”亞納耶夫還說,他們準備和俄羅斯領導人合作,當天已經和葉利欽通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