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1991年8月20日

8月20日,星期二。這是原定簽訂新聯盟條約的日子。舉行這個隆重活動的所有工作在克裏姆林宮裏已經準備就緒。8月18日,當葉利欽還在哈薩克斯坦訪問的時候,納紮爾巴耶夫在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除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以外,白俄羅斯和塔吉克斯坦也願意簽訂新聯盟條約。僅僅過了兩天,就沒人再提這件事了。當天出版的《真理報》、《蘇維埃俄羅斯報》、《紅星報》和《莫斯科真理報》等報紙上刊登的都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文件:《蘇聯領導聲明》、《對蘇聯人民的呼籲書》、《對國家和政府領導的呼籲書》,“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第1號和第2號聲明,以及亞納耶夫簽署的《關於在莫斯科實施緊急狀態的主席令》。除此以外,報紙上還刊登了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盧基揚諾夫的一份聲明,聲明闡述了他對新聯盟條約草案的異議,這份聲明的落款日期是8月16日。

這些號召和警告本身,非常接近多數蘇聯人民對時局的擔憂,但這只是口頭表示。這些話出自誰的口?是否能夠相信這些話?什麽人,用什麽手段將這些口號付諸實際行動?實際行動是否會導致與聲明相反的結果?8月20日這一天,一半左右的地方報紙不僅刊登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聲明,而且還刊載了俄羅斯領導人的呼籲和決定。《真理報》甚至也刊登了葉利欽聲明的一段節選,標題並不醒目:《俄羅斯領導人的立場》。

8月20日早晨,“白宮”周圍聚集的人數不下5萬人,他們在那裏臨時搭起簡陋的屏障。在科別茨將軍的指揮下,一個上千人的武裝隊伍被組織起來。當然,不管是武裝人員,還是手無寸鐵的群眾,都無法阻擋空降部隊和特種部隊。大家都很清楚,用武力攻占俄羅斯領導人的辦公地將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對於奉命進城的官兵來說,他們對自己的任務也不很明確。他們不認為保衛“白宮”的人群中有哪個是敵人,也沒有讓自己同胞流血的願望。巴維爾·格拉喬夫一直和葉利欽保持聯系,隨時向葉利欽通報軍隊的近況和上邊下達的命令。蘇聯國防部長兼空軍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公開發表“不用武力反對人民”的聲明。盡管海軍所屬部隊並沒有參加莫斯科的行動,蘇聯海軍司令也做了不支持“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表態。烏拉爾—伏爾加軍區司令馬卡舍夫卻給亞佐夫和亞納耶夫發來電報,要求對葉利欽馬上采取嚴厲措施,並在烏拉爾和伏爾加流域的城市也采取緊急狀態。瓦連尼科夫將軍從基輔也發來類似的電報。在“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總部,有人提出用空降兵來對付“白宮”的保衛者。

“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在不知所措的氣氛中召開早晨的會議。蘇共中央書記巴克拉諾夫首先發言,他講話的基調大體如下:只有迅速采取具體行動來改善人們的生活狀況,人民才會相信“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亞納耶夫建議降低兒童食品的價格。馬斯柳科夫副總理此時臨時代理生病住院的巴甫洛夫工作,他一聽這個建議,激動地喊了起來:“這筆錢從哪兒出?”

“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成員們逐條領會8月20 日開始實施的緊急狀態的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包括很多章節,主要是任命各種級別的全權代表、監督文字材料的印刷、幹擾外國廣播節目、散發宣傳鼓動傳單,甚至還包括及時收割莊稼、制定1991年第四季度國民經濟發展規劃。除此以外,行動計劃裏還有一項主要而特殊的決定:盧基揚諾夫要在兩天之內作一個“戰略性的講話”,講話的主要內容是對復雜時局進行分析,從意識形態的高度對所有關鍵問題進行全面闡述。“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給盧基揚諾夫列了一個很長的問題清單,讓他就這些問題向人民做出解釋和說明。《星火》,2001年8月13日,第9頁。

但是,盧基揚諾夫對此重任沒有思想準備,他也不打算做這個戰略發言。他如果這麽做就等於告訴別人,他就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領導人。與此相反,盧基揚諾夫在8月20日決定會見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代理主席哈斯布拉托夫。魯茨科伊和希拉耶夫也參加了這次會見。哈斯布拉托夫後來回憶說:“談話持續了很長時間,希拉耶夫說話比較平靜,但魯茨科伊卻始終非常急躁,盧基揚諾夫是個圓滑的政治家,當他知道俄羅斯領導人不會妥協以後,他選擇了新的戰術,聲稱自己沒有參與“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行動。盧基揚諾夫承諾確保人民代表出席蘇聯最高蘇維埃非常會議能夠暢通無阻,爭取說服事變者將部署在‘白宮’附近的部隊撤走。走出盧基揚諾夫辦公室裏的時候,我們擔心可能被拘捕,當我們坐著汽車順利地通過了克裏姆林宮的大門,我們這才松了一口氣。車開到加裏寧格勒大街的起點,我們不得不下車步行,因為稠密的人群擋住了汽車的去路,我們是在人們的歡迎中走到“白宮”的,我們平安回來,大家都為我們感到高興。”1992年8月19日《俄羅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