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立陶宛危機(第3/3頁)

1月14日,星期一。蘇聯最高蘇維埃開會討論立陶宛的局勢。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對我們說,維爾紐斯衛戍區警備司令並不是按照莫斯科的命令行動的,但他所做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權限之內。蘇聯內務部長普戈對我們說,他很清楚立陶宛"民族自救委員會"的組成,但他不認為有必要公開這些人的姓名。戈爾巴喬夫在講話中只是重復那些不用他說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東西。辯論時間很短,但很激烈。"聯盟"議員小組領袖阿爾克斯尼斯上校直接指責戈爾巴喬夫是叛徒。他證實說,戈爾巴喬夫知道事件醞釀的背景,但在最後關頭因擔心不利後果而放棄了擬定的方案。另外幾個人民代表--葉利欽的堅決支持者,也把戈爾巴喬夫稱作叛徒,但他們所說的是"民主和自由的叛徒"。戈爾巴喬夫事後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l月12日夜晚,采取行動的內幕至今沒有揭開,到現在也沒搞清楚,到底是誰下的命令。"④經過多年的調查和法庭審理,立陶宛在1999年的8月對6個前立陶宛共產黨人士判處長期監禁,其中就包括立共中央第一書記布羅季亞維丘斯和立共中央部長葉爾莫拉維丘斯,對他們指控的罪名是參與"民族自救委員會"和領導蘇聯特種部隊但是,聖彼得堡此後出版的《記者調查》證實,是《薩尤基斯》的戰鬥隊員制造了1月12日夜晚的屠殺案,他們是從電視塔附近建築的頂部向人群開的槍。①1991年1月發生在立陶宛的事件,為立陶宛民族主義制造了反對聯盟政權的機會。當年2月9日,立陶宛舉行了全民公決,90%的公民投票支持國家獨立。在此之後,立陶宛和波羅的海的其他共和國脫離蘇聯已成定局。

①米·謝·戈爾巴喬夫:《生活和改革》,莫斯科,1995年,第506頁。

②阿·格拉喬夫:《戈爾巴喬夫》,莫斯科,2001年,第345~346頁。

③《新時代》,1992年12期,第26頁。

④米·謝戈爾巴喬夫:《生活和改革》,第5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