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滇緬反攻(1943年10月~1945年1月)(第6/14頁)

五攻松山,新加入的第82師第308團拼死奪取了日軍三個陣地。戰鬥日益白熱化。該團第2營炮兵連長楊克南回憶:“我們連1排長叫李政山,巴縣人,成都中央軍校畢業,他和我關系最好,記得進攻前吃最後一頓晚飯時,他對我說,老楊,這次我可能下不來了,但老子死了也要往前撲!沖鋒時他在最前面,被子彈打中腦殼,當場犧牲。”細雨迷蒙中,第307團程鵬團長和副團長陳一匡穿著雨衣,拎著湯姆遜沖鋒槍,身先士卒地沖入日軍陣地,連續打退日軍從大埡口方向反攻。但入夜後日軍的白刃逆襲具有巨大的殺傷力。遠征軍士兵身上除了刺刀刺傷的傷口,就是軍刀砍傷的傷口。

沖鋒槍與軍刀,1944年的松山令人唏噓。

下旬的時候,在松山上空,日機空投了一點彈藥補給,隨即遭美軍第14航空隊戰機的攻擊,於是落荒而去。第14航空隊的戰機趁機空襲了日軍松山陣地。開打後,制空權完全在遠征軍手裏,隔幾天就來轟炸一次。由於日軍工事隱蔽堅固,空襲的效果並不明顯。現在,對拉孟守備隊來說,儲存的食物和彈藥在慢慢變少,人也是打一個少一個。由於飲用水水源被遠征軍切斷,入夜後派敢死隊打水成了他們經常要幹的事。

7月底,東京大本營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日本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緬甸方面軍司令官河邊正三、第33軍司令官本多政材(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2期,長野縣人),分別給拉孟守備隊發來所謂嘉獎電,內容就不用說了,那些話都可以猜想到。第56師團長松山祐三也來電了,他希望守備隊為了大局而堅守到9月上旬。第113聯隊長松井秀治的電報內容還比較實在,叫真鍋邦人做好焚燒軍旗的準備,也就是準備著全員戰死……

種種跡象表明,戰事到7月20日前後,松山雖然打了一個半月了,重慶的蔣介石還沒發脾氣,對一線將士仍以激勵為主,這從下旬的電文中可以得到證實。但衛立煌開始坐不住了,每日催促何紹周。為肅清滾龍坡的日軍堡壘,何紹周下令,將山炮推至日軍堡壘前進行直射。衡陽的日軍此時也在做著同樣的事。7月底,第8軍副軍長李彌由龍陵調回松山。李是雲南本地人,為人精明強幹,打仗時善抓要害。李彌來到松山,了解到先前的戰況,看完最新繪出的日軍火力分布圖,又派人進行火力偵察後,告訴何紹周一句話:堡壘與火力點需要一個個摧毀,不要怕耽誤時間,最慢的就是最快的!

六攻松山,仍主打滾龍坡,遠征軍步步為營,初次使用的火焰噴射器發揮了巨大功效,日軍堡壘裏不斷躥出“火人”。第82師第246團一部沖入滾龍坡上的已高地,日軍也沖出堡壘,雙方展開白刃戰。這一隊遠征軍士兵都是新兵,在拼刺刀技術上顯然甚遜於日軍,雖然人數三倍於敵,但15分鐘後就倒下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岌岌可危。就在這時候,在千米外竹子坡觀戰的何紹周下了道狠命令:叫炮兵直接轟擊膠著難分的兩軍士兵。炮兵不忍下手。何紹周嚴令轟擊。後來何解釋:按當時的情況,打下去,攻上高地的中國士兵會全部陣亡,與其叫他們被日軍刺死,不如趁著將日軍引出堡壘的機會,跟敵人同歸於盡,否則的話功敗垂成,士兵們重新攻擊時,照樣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炮兵忍淚發炮,在炮彈打出去的時候,都下意識地背過身去。

8月2日,滾龍坡攻占在即。宋希濂特意從龍陵戰場回松山觀戰。

第103師的部隊在這一天終於拿下滾龍坡,但一路上已經堆屍如山。

事實上,滾龍坡只是日軍的前進陣地,而非主陣地,所以距完全攻占松山還有遙遠的距離。

進入8月後,蔣介石已經漸漸轉怒,令何應欽直接向侄子何紹周轉達其務必快速攻克松山的命令;又電告衛立煌,若松山久攻不下以致於影響大局,軍、師、團長以貽誤戰機領罪。何紹周如熱鍋上的螞蟻。這時最難啃的骨頭是松山主峰遠征軍先後四次攻上但皆無功而返的子高地。這個高地由日軍中隊長辻義夫大尉率70多人扼守,依托堅固的母堡以及側擊的子堡和四周的隱蔽火力點,先後射殺射傷了500多名遠征軍士兵。

在8月初的軍部會議上,第82師師長王伯勛經部下提醒,進而向何紹周建議:采用坑道爆破的辦法炸掉子高地上的日軍母堡,也就是挖地道,把炸藥塞進日軍母堡下面。看上去是創意進攻,本質上是沒有辦法的辦法。8月中旬,在美軍顧問團軍官斯佩德上校協調下,15噸TNT烈性炸藥從加拿大直接運抵保山機場,隨後轉至松山前線(這種聯動協同效率還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