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鐵馬冰河(1943年5月~1943年12月)(第5/9頁)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的意見是什麽?

三年後,成為派遣軍總司令官的岡村寧次抱怨:派遣軍有那麽多人,但卻放著不用,白白耽誤了攻略重慶的計劃。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在抱怨前任畑俊六。其實,不能說畑俊六沒想過打重慶這件事,他那時候比後宮更積極,他的意見是:不要單獨進行陜西攻略,要將之納入四川攻略的一部分,否則就毫無意義。不過,畑又表示,陜西既有國民黨,又有共產黨,在滇緬公路被切斷的背景下,應利用兩黨沖突,而不是向該地發起進攻,進而密切兩黨的關系。

各種意見反饋到東京陸軍參謀本部次長田邊盛武那裏。

田邊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出任次長的,輔佐杉山元。綜合考慮後,他仍希望先拿出五個師團來打陜西(他曾做過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當時就有奇襲黃河防線進而攻取西安的想法),並認為需要對那裏的重要城市進行長期占領,以威脅漢中和四川盆地,並切斷西北公路,由此對重慶政府施壓。這個觀點顯然跟畑俊六的意見不那麽相同。為此,田邊飛來南京,專門跟畑俊六商量這件事,並把時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的岡村寧次和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叫了過來。隨後,田邊似乎說服了畑俊六,計劃6月底提交陜西攻略計劃,9月份開始出兵侵入三秦大地。

岡村的華北方面軍在接受陜西攻略任務後打起小九九,他們另有盤算:拿下西安後,進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參謀長安達二十三甚至已經計劃好了,整個陜西攻略分五部分:強渡黃河作戰,西安以東殲滅戰,寶雞、天水、蘭州追擊戰,隴海鐵路之戰,延安攻擊戰。舉足輕重的第11軍的司令官阿南惟幾雖然不反對陜西攻略(但其後任塚田攻反對,理由是:這將刺激蘇聯。如果蘇聯因此而采取難以預料的軍事行動,那麽日軍得不償失),但更希望同時進行四川攻略。

此時陸軍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田中新一的意見很關鍵。他認為,如果先單獨打一場陜西攻略戰,意義是不大的,所以他拿出來一個預計進行五個月的川陜攻略計劃,並建議專門組建一個方面軍,由岡村寧次或岡部直三郎出任司令官,率部從東北面攻入陜西,翻越秦嶺和大巴山後,直下成都平原。華中第11軍亦歸該方面軍司令官指揮,同時將在東北的第2師團調歸該方面軍,第16師團則再次反回中國戰場,參加這一攻略。此外,再臨時組建兩個軍,進攻第5戰區長官司令部所在地老河口,進行策應戰。以第11軍第3、6、13師團為主力,一舉突破第6戰區防線,從宜昌方向入川,占領重慶。最終,以16個師團、兩個獨立混成旅團和兩個飛行團的兵力實施川陜攻略。這個兵力規模已超過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的東南亞攻略。一旦實施,將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作戰行動。

這期間,熱衷於陜西攻略的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安達,派出高級作戰參謀島貫武治等人到陜西潼關黃河對岸的風陵渡以及沿河向北的龍門、河津等地進行關於地形、河流的秘密偵察。半個月後,安達又帶著島貫乘飛機從空中對秦嶺、大巴山的地形地貌以及漢水、渭水的情況進行了觀察,並飛到西安、寶雞、漢中上空進行拍照。與此同時,日軍開始在淮河蚌埠地段(地形接近黃河)以及晉中山地進行模擬演練。針對秦嶺和大巴山多懸崖峭壁的特點,日本人專門進行了用迫擊炮發射鐵爪(這聽上去確實古怪)使之鉤住峭壁上的樹石進而實施攀援的訓練。此外,日本人還進行了傘兵突擊訓練。

在東京,田中新一將計劃上報田邊盛武,後者雖然對同時進行四川攻略這件事興趣不大,但還是將之呈報參謀總長杉山元。杉山皺了皺眉頭,拿給首相兼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看。結果是,東條對這個龐大的計劃表現出謹慎和懷疑的態度。東條的心腹陸軍省軍務局局長佐藤賢了明確表示:他的部門拿不出10萬噸的船舶和5萬噸的汽油用於川陜攻略。東條為此特意召集了一次會議,田邊、田中、佐藤以及陸軍次官木村兵太郎參加,但會上沒形成一個定案,只是幾方達成所謂的諒解。

最後,東條說:“還是進奏天皇陛下決斷吧。”這已經到了1942年8月中旬。

由於川陜攻略涉及因素太多:兵力、軍種、季節、氣候、地形、補給……為協調各軍,在田中新一牽頭下,又開了一次參謀會議。在會上,新任第11軍高級作戰參謀的藤原武(南京戰和大屠殺其間當過第6師團作戰主任參謀,6月初接替島村矩康)第一次提出來:“第11軍所在的武漢地區受到第5、6、9三個戰區包圍,在這種情況下,軍主力置這三個戰區100個師於不顧而直攻四川,是不是太冒險?鬧不好,不但打不進四川,還會被中國軍隊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