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過招(第3/5頁)

這信寫得軟硬兼施,透著陰氣與殺氣。特別是最後一句——幸勿觀望,速賜回音。很有最後通諜的意思。

當然,誘惑也是存在的。曹操來信說的“同分土地,永結盟好”,這似乎看上去很美,不過孫權以為,那是可望不可即。孫權現在唯一能感受到的,是曹操的殺心——“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老天!都雄兵百萬,上將千員了,還需拉我這個墊背的去共伐劉備嗎?所以孫權覺得,“會獵於江夏”五個字,意味深長。誰是獵手誰是獵物?大可玩味。

有人咳嗽。是張昭。張昭是老同志了,身體不大好,主要是氣管不好,一年四季常咳嗽。有時候是純生理的咳嗽,有時候是半生理半心理的咳嗽,所謂半生理半心理是指張昭同志咳嗽之後,是要發言的。

這一次,他就發言了。張昭說:“曹操擁百萬之眾,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順。且主公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既得荊州,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勢不可敵。以愚之計,不如納降,為萬安之策。”

老同志發言到底是有分量的,哪怕是納降兩個字,說出來也底氣十足、理由充分,處處有為國家利益考慮的意思。一幫謀士見張昭替他們說出了心裏話,紛紛叫好,表示支持。

孫權不置可否。張昭和周瑜是他哥孫策生前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是國之瑰寶。雖然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才問周瑜,可周瑜不在身邊,張昭就不能過問外事嗎?張昭過問外事的意見難道不應該引起重視嗎?孫權覺得自己不好下論斷。他還要聽聽更多的意見。比如魯肅的。

魯肅沒有發表意見。在閉目養神。不過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閉目養神並不代表毫無意見。恰恰相反,他只是在掩飾自己的意見,不敢當眾發表罷了。孫權決定給魯肅一個機會,他站起來去上廁所。孫權希望魯肅明白,這是個含義豐富的如廁行為。可進可退,可攻可守,可長可短,可黑可白。

魯肅明白了。他也站起來跟了過去。

在臭哄哄的廁所裏,孫權和魯肅就江東的未來進行了富有成效的交談。魯肅說,江東人人可降,唯將軍不可降曹。就拿我魯肅為例吧,我若降曹,還可以做一州郡的長官。有什麽損失嗎?沒有啊!可將軍你就不一樣了。將軍降操,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隨從不過數人,還能南面稱孤嗎?!所以說眾人之意,都是各自為己,不可聽,不可聽啊……

孫權恍然大悟:真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一個個口號喊得震天響,什麽如降操,則東吳民安,江南六郡可保……放屁!那是他們自己的榮華富貴可保。所謂百姓的利益高於一切,都只不過是擋箭牌罷了……唉,還是魯肅心系家國,可歌可泣啊!

但是,孫權的感嘆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為一個現實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曹操的強大是不是到了無堅不摧的地步?曹操新得袁紹之眾,又得荊州之兵,恐怕勢大難以抵擋啊,孫權為此憂心忡忡。

至此,魯肅覺得,可以讓諸葛亮粉墨登場了。在一切已成僵局,人心惶惶的江東,諸葛亮現在是這樣一種力量——唯有他站出來才能打破平衡。他倒向哪一方,都可以影響江東未來的走向。而這,正是諸葛亮求之不得的,因為諸葛亮也需要這樣一個機會來證明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我很重要。

舌頭的力量

張昭睥睨諸葛亮。

不僅是張昭,顧雍等江東精英二十余人,都睥睨諸葛亮。他們峨冠博帶,整衣端坐,看上去是神,不是人。

可以知過去未來、生死榮辱的神。他們不僅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掌握江東甚至天下的命運。這是張昭、顧雍等對自己的一個認知。

現在,這些神們團結起來,共抗諸葛亮。因為一個時辰之後,諸葛亮將穿越他們,去見孫權,去影響江東未來的命運。張昭等人的目的是,讓諸葛亮無功而返。

事實上,這是一場智商辯論賽。誰比誰聰明,誰就能勝出。否則,請回吧。

張昭開始充當一辯。他一上來就先抑後揚,說我張昭江東微末之士,意思是我不入流。“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有之乎?”這個問題問到這裏就很尖銳了——自比管、樂,到底有沒有啊?

這是把諸葛亮逼入死角:諸葛亮要說有,那你也太牛逼哄哄了;要說沒有,你不是管、樂你出來混什麽,趁早回隆中去吧。

諸葛亮是什麽回答的?諸葛亮說:“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呵呵,不僅承認了有,還高調宣布是“小可之比“,意思是我才能大著呢,這只是個小小的比喻。至於我才能有多大,不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