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 第四節

河北,大名府。

四月二十四日,禦前會議成員、樞密院副都承旨唐康踏入北京大名府正南門景風門時,北京宮城內那座熙寧十七年建成的鐘樓的大鐘,指針正好指向巳正時分。大名府距汴京三百二十裏,唐康自二十二日出發,率領幾十名屬下晝夜兼程,不過兩日間,便抵此名城。

唐康對大名府十分熟悉,他曾任大名府通判,參預大名府防線之修築,於此功勞卓著。大名府原本有宮城、外城,宮城周三裏一百九十八步,外城周四十八裏二百六步。在宮城與外城之間,還有牙城、隍城——這座大宋的陪都,乃是河北路最大、最堅固的城市。而自宋廷經營大名府防線以來,大名府再加改建,耗費緡錢無數,四十八裏的舊城,被全部改用磚石加固,成為外磚石內土城之格局。城墻上炮台密布,上下交錯,裝備大小火炮共三百余門,其中兩千斤以上的重炮十余門,並有兩個神衛營駐守。各城門全部重建,不僅皆建有甕城,而且皆有三重城門。原本接近廢棄的兩道水關——上水關善利關、下水關永濟關皆加修葺,並有炮台防衛。除此以外,四圍之王莽城、五鹿城、陽狐城等小城皆加修葺,屯兵置炮,在城北安平門、輝德門外,更修築了堅固的磚石牙城,各置火炮十余門駐守。

因此,如今大名府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雄鎮。

因其城防過於堅固,為防晚唐五代魏博之患重演,大名府內外駐守之兩營神衛營、雄武一軍的兩個步軍營、飛武三軍的一個馬軍營,平時皆互不統屬。此外,雄武一軍、飛武三軍之軍部皆設於城內,一在城北,一在城南。無事之時,大名府知府與通判只統轄兩個神衛營與大名府巡檢,亦不令其握有雄武一軍與飛武三軍之兵權。而衛尉寺、職方司,皆在大名府設有分司,監察禁軍不法情事。除此以外,兩府更是立下法度——駐守大名之雄武一軍逢奇年與駐守磁州之雄武三軍換防,飛武三軍則逢偶年與駐守溶州之武衛一軍換防,如此一來,凡守大名之禁軍,皆兩年一換,徹底斷絕割據之隱患。

宋廷選擇大名府來苦心經營,不僅僅是因為其地埋位置極為重要,在軍事上是汴京之門戶,而且也是因為此地十分富庶——四萬禁軍駐紮於此,糧草供給,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不必依靠轉運——至紹聖七年,大名府全境在籍人口近八十萬,因為大名府豪族勢家不可勝數,若算上隱戶,人口將遠遠超過百萬。而這北京城內,人口達到三十余萬,若算上南來北往的商賈,則人數更多。

而即便需要轉運糧草軍需,大名府也兼有水陸之利。陸路上大名府與汴京有官道相連,水路上,大名府更有永濟渠與黃河經過——以大宋水軍之能力,即便遭遇圍困,大名府也可以是一座永不斷糧、永遠有援軍的城市。

此刻,大名府的官員們齊聚在宮城的正南門順豫門迎接唐康,這裏還有很多官員認得當年的“二閻羅”,不過,知大名府孫路、通判遊師雄,卻都是讓唐康感覺陌生的面孔。

孫路與遊師雄皆算是舊黨,但二人雖都是進士出身,卻皆有知兵之名,孫路與邢恕關系極好,深受司馬光賞識。這幾年構築大名府防線,居功至偉,是個連石越也贊不絕口的能臣;至於遊師雄,是關中大儒張載的弟子,幾年前他至政事堂敘任,被石越、範純仁大加稱許,當即改了他原本的任命,優差通判大名。石越曾私下裏對範純仁議論這二人,說道:孫正甫器具,最多一路轉運,遊景叔縱做到河北安撫使,亦難盡其材。

因此之故,唐康對二人倒也不敢怠慢。與孫、遊及大名府眾官員見過禮,便由孫路、遊師雄引著他,進了宮城,前往河北始轉運使司。紹聖以來,河北並未設安撫使司,四司衙門中,提刑使司設在河間府、指揮使司設在真定府,只有轉運使司與學政使司在大名府。因此到了轉運使司衙門,只有河北路轉運使陸師閔與學政使陳元鳳在中廳前迎接唐康。

進了這轉運使司,唐康雖是人乏馬疲,但也不由得不提起精神來。這陳元鳳不必說,河北轉運使陸師閔,亦堪稱熙寧、紹聖年間的大宋官場中的一朵奇葩,此人出身名門,卻是死硬新黨,因為在益州強硬推行茶法鬧得怨聲載道,蜀中官員自二蘇以下,個個對他恨之入骨,但歷王安石、呂惠卿、司馬光、石越,無論兩府是誰在主政,他竟始終能轉禍為福,屹立不倒。想紹聖之初,他被禦史中丞劉摯盯上,本來已經危在旦夕,不料王、馬、石合作,發行鹽債,因為這陸師閔為國庫增加收入的確是一把好手,他反而轉禍為福,司馬光、石越經營大名府防線,以河北豪族勢家太多,便將陸師閔升為河北轉運使,陸師閔到任之後,立即奏請對凡是不肯讓出土地修築要寨之豪族,征收一定之“保境錢”,並設計了一個讓絕大部分人都摸不清頭腦的極為復雜之計算“保境錢”之方法,他對朝廷解釋時,這“保境錢”似乎極少,於是竟然順利的通過了給事中那關。誰知實際執行之後,按同樣之計算方法,他這“保境錢”,竟能將絕大部分的豪族鬧得傾家蕩產。朝廷發文讓他解釋,他竟回得朝廷啞口無言——他完完全全是按著朝廷批準之“保境錢”征收方法進行征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