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三國獨立邁出了第一步

1988年以後,各加盟共和國的民族主義普遍發展起來了,出現了許多以爭本民族主權為宗旨的民族主義運動或組織,其產生的基礎是廣大群眾對生活中的社會經濟條件,對中央及地方行政領導的官僚行為、對民族政策和幹部政策工作中出現的偏差不滿,最初提出的口號也是要解決這些問題,但是,隨著中央政權的衰弱和崩潰,民族分離主義迅速發展,波羅的海三國就是典型。

波羅的海三國的國際法地位特點與蘇聯其他加盟共和國是不同的,它們是在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基礎上於1940年被蘇聯吞並的,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始終不予承認。波羅的海三國人對蘇共推行的俄羅斯化政策不滿,特別是拉脫維亞人和愛沙尼亞人,他們覺得在變成少數民族,如拉脫維亞,本民族人口占共和國人口的比例從1936年的75.5%下降到1970年的56.8%;愛沙尼亞,本民族人口占共和國人口的比例則相應從87.7%下降到68.2%。[79]1989年,在愛沙尼亞境內,愛沙尼亞人的比例減少到了61.5%,拉脫維亞人在拉脫維亞境內只占52%,只有立陶宛較好地保持了本民族的優勢,占79.6%。[80]

1987年8月正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的周年紀念時,波羅的海三國要求公布這個條約的秘密議定書,為大批被驅逐出境的受害者恢復名譽,1987年11月18日這個1918年拉脫維亞獨立的日子被確立為民族節日,數以千計的群眾不顧當局的警告上街遊行,向裏加的自由紀念碑獻花,1988年2月16日,立陶宛獨立70周年紀念日也發生了類似事件。

代表這種民族情緒的運動和組織也開始發展起來,1988年6月,立陶宛的激進民族主義運動“薩尤季斯”開始發展起來,開始提出一些政治要求,1988年夏他們多次舉行群眾大會,要求更多的社會民主、獨立自主、社會公平,要求知道歷史真相。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周年紀念日,他們在維爾紐斯舉行萬人大會,說明這一運動得到了廣泛的承認。立陶宛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領導開始公開支持並參與“薩尤季斯”的活動,反對這一運動者企圖阻止他們舉行的未經批準的群眾大會,但遭到攻擊,共和國的政權因此出現危機,立陶宛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松蓋拉被撤職,由支持“薩尤季斯”的布拉藻斯卡斯接替。1988年10月22~23日“薩尤季斯”召開成立大會,蘇聯許多加盟共和國和城市的代表參加了大會,在其決議中提出“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主權應該包括:支配經濟的一切部門、經濟、政治,預算編制以及財政、信貸、貿易、稅收和海關的政策”。[81]戈爾巴喬夫把這一組織看成是支持改革的力量,對其極端民族主義傾向估計不足。不久,立陶宛出現了與之相對立的國際主義者的“統一運動”,要求民族平等,使用俄語和立陶宛語兩種語言作為官方語言,但得不到立陶宛共產黨的支持。[82]

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出現了許多非官方的組織和人民陣線。波羅的海三國的最高蘇維埃宣布本民族語言為官方語言,當時還沒有提出退出蘇聯的問題。

在1989年3月舉行的人代會選舉中,“薩尤季斯”獲得了立陶宛所得到的41個名額中的34個。在1989年5月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上,波羅的海沿岸各共和國代表團堅決主張實行共和國經濟核算制,擬定了共和國經濟獨立草案,他們還堅決要求調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情況,並對該條約的後果進行評估。1989年中期“薩尤季斯”事實上獲得了共和國的政權後,逐漸變成了主張國家脫離蘇聯的力量。

1989年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周年,“薩尤季斯”組織了名為“波羅的海之路”的政治活動,三國居民組成幾百公裏的“波羅的海人鏈”把三國的首都連接起來,三國有1/5的居民走上街頭,“幾乎所有的普通勞動者都不接受斯大林於1939年強加的這個強制性的聯盟,渴望獨立。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民主已從戈爾巴喬夫保證國家統一的同盟者變成了敵人。改革首倡者面臨一個兩難的抉擇:要麽是可保證群眾自由發表意見的民主的深入,要麽是保住聯盟”。[83]戈爾巴喬夫選擇了民主。戈爾巴喬夫開始否認存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議定書,但又在蘇聯第一屆人代會上設立了以雅科夫列夫為主席的調查委員會。1989年12月雅科夫列夫作為蘇共中央國際政策問題委員會主席在第二屆蘇聯人代會上做了“關於對1939年締結蘇德互不侵犯(莫洛托夫—裏賓特洛甫)條約時的情況和法律後果的總結報告”,這是蘇聯第一次承認蘇德條約還有瓜分東歐和波羅的海三國的秘密附加協定,人代會就此做出決議:“蘇聯人民代表大會譴責1939年8月23日簽訂《秘密補充議定書》的事實以及與德國簽訂的其他秘密協議。大會認定秘密協議自簽訂之時起在法律上無效,不具有約束力。這些議定書並不能為蘇聯同第三國的相互關系構建新的法律基礎,但卻被斯大林和他周圍的人用來向其他國家提出最後通牒或施加壓力,以破壞對它們的法律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