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境外教會與蘇維埃政權(第2/3頁)

[43]

當然,俄羅斯東正教境外教會的內部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成立不久,其內部就出現了分裂,逐漸形成了北美派(北美東正教主教區)、西歐派(西歐俄羅斯東正教高級主教區)和卡爾洛瓦茨派三個派別。

俄羅斯東正教北美教區起源於1794年。當時,俄國的新土地開發者發現了北美的阿拉斯加並向那裏移民。隨之,俄國東正教會瓦拉姆修道院(Вааламский монастырь)的修士們便在阿拉斯加建立了教堂。1840年,俄羅斯東正教會在阿拉斯加教區的基礎上,設立了堪察加、千島群島和阿留申群島主教區。1872年,該主教區總部移至舊金山,教區的活動範圍擴大到整個北美地區。1905年,在後來任俄羅斯東正教會牧首的吉洪做北美主教區高級主教時,北美東正教主教區總部又由舊金山移往紐約。十月革命後,北美東正教主教區失去了來自俄羅斯東正教會的年度財政撥款,開始獨立為生。此時,一大批來自烏克蘭等地的白俄教徒來到屬於北美主教區的加拿大避難。於是,北美東正教主教區與俄羅斯東正教境外教會的聯系密切起來。1922年,北美東正教主教區加入到俄羅斯東正教境外教會的行列中來。同年,在全美東正教會第三次會議上,普拉東·羅日傑斯特文斯基當選為美國和加拿大主教區都主教。該選舉同時得到了俄羅斯東正教會牧首吉洪的認可。然而,蘇維埃政權對此堅決反對,原因是內戰時期在當紅軍占領奧德薩時,曾經擔任敖德薩都主教的普拉東曾經組織了“聖武士隊”(Святая дружина)進行抵抗。1924年,俄羅斯東正教會牧首吉洪在蘇維埃政權的壓力下,取消了對普拉東的任命並將其遣送回國受審。俄羅斯東正教會的行為激起了北美東正教徒的反感。於是,北美東正教主教區宣布“普拉東為美洲東正教自我管理教會的領導”,從而脫離了俄羅斯東正教會的管轄。[44]同時,北美東正教高級主教區還表示,要從俄羅斯東正教境外教會中分離出去。俄羅斯東正教境外教會認為,北美東正教高級主教區的決定是受分立主義情緒支配而做出的,應當受到譴責。頂著上述壓力,北美東正教高級主教區於1927年正式從俄羅斯東正教境外教會中分離出去。二戰前夕,出於對蘇聯國內政治的不滿,北美東正教高級主教區於1935年再次回到俄羅斯東正教境外教會,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1946年。蘇聯衛國戰爭期間(1941~1945),北美東正教高級主教區曾經同俄羅斯東正教會接近,該教會的一些神職人員還向蘇軍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隨著冷戰的開始,該教會因不滿蘇聯的體制於1947年又與俄羅斯東正教會斷絕關系。經過多年的努力,北美東正教高級主教區於1970年徹底脫離了俄羅斯東正教會,成為世界上15個獨立的東正教會之一——美國東正教會(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церковь в Америке)。1971年,俄羅斯東正教會也正式承認了美國東正教會的獨立。考慮到教民主要以英語為母語,同意該教會用英語作祈禱和主持聖事。[45]

西歐俄羅斯東正教高級主教區由俄國東正教僑民於1917年末在西歐創立。1920年10月1日,安東尼·赫拉波維斯基以俄羅斯境外教會最高管理局的名義任命鄧尼金手下的東正教主教葉夫洛基·格奧爾吉耶夫斯基任俄羅斯東正教西歐主教區高級主教。1921年,俄羅斯東正教會(莫斯科牧首區)承認了這一任命。1922年,俄羅斯境外教會最高管理局因在國外從事反蘇維埃宣傳而被俄羅斯東正教會取締。由於葉夫洛基在思想上屬於自由派,不贊成俄羅斯境外教會恢復君主制的想法,反而博得了蘇維埃政權的好感。1922年1月30日,俄羅斯東正教會牧首吉洪頒令任命葉夫洛基為西歐主教區都主教。同年5月,按照蘇維埃政權的指示,吉洪頒令由葉夫洛基管理整個俄羅斯東正教境外教會的事務,即讓卡爾洛瓦茨派服從於葉夫洛基的領導。1922年,西歐俄羅斯東正教高級主教區總部遷入巴黎。葉夫洛基周圍吸引了一大批具有自由主義和溫和保守主義思想的俄羅斯僑民。1925~1946年間,他任巴黎聖謝爾吉東正教神學院院長,吸收卡爾塔紹夫、布爾加科夫、弗洛羅夫斯基和津科夫斯基等僑民宗教思想家前來任教。很快,該學院成為俄羅斯僑民東正教思想文化的中心。同聖謝爾吉東正教神學院的許多學者一樣,葉夫洛基也支持基督教大學生運動。他的思想顯然不能為以安東尼為首的保皇派俄羅斯東正教境外教會人士所接受。1926年,俄羅斯東正教境外教會決定接管葉夫洛基領導的西歐俄羅斯東正教高級主教區,也不承認莫斯科對葉夫洛基都主教的任命。這樣,在俄羅斯東正教境外教會中,卡爾洛瓦茨派同葉夫洛基派的矛盾加劇。正在此時,俄羅斯東正教會頒布了謝爾吉宣言。出於對卡爾洛瓦茨派的不滿,葉夫洛基領導西歐俄羅斯東正教高級主教區投入莫斯科牧首區的懷抱。1930年,由於為十月革命中死難的東正教徒祈禱,葉夫洛基被莫斯科牧首區撤職。但是,廣大的西歐俄羅斯東正教高級主教區的教徒們仍然跟隨著他。1930年,他得到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承認,被任命為君士坦丁堡牧首區在西歐的臨時都主教(Временный Экзархат)。1945年,應葉夫洛基的請求,西歐俄羅斯東正教高級主教區又重新並入莫斯科牧首區。1946年,葉夫洛基去世。考慮到蘇聯的政治環境,他的繼任者決定將該教區再度轉歸君士坦丁堡牧首區。1947年,該教區得到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的承認。從此,西歐俄羅斯東正教高級主教區與俄羅斯境內外教會宣告無緣。該高級主教區涉及法國、比利時、芬蘭、德國、挪威、瑞典、意大利和西班牙等西歐國家,教堂祈禱用教會斯拉夫語進行,教徒多為俄裔西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