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格局下的東歐及其變化(第2/2頁)

冷戰格局育造了東歐,東歐則是冷戰的受害者,為冷戰承受了犧牲。

冷戰格局下的蘇美對抗,就蘇聯來說,雖然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以後,軍事力量、特別是陸軍力量已大大膨脹起來,並在歐洲占據有利的戰略態勢,足以和美國抗衡;但是,就綜合國力而論,蘇聯則遠遠比不上美國。從綜合實力來說,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遠遠超過了蘇聯統率的華沙條約組織。1954年,聯邦德國加入北約後,北約有15個成員國,土地總面積約2217萬平方公裏,總人口約53900萬。1955年華沙條約簽訂時,擁有8個成員國,土地總面積為2342萬平方公裏,總人口約32260萬。就是說,北約和華沙相比較,土地的面積相當,人口超過華約的60%,而國民生產總值則高出華約3倍。從地域上說,北約的15個成員國家,是世界資本主義的發祥地和心臟地帶,是近代以來世界的先進地區。那麽,在綜合實力相差懸殊的條件下,蘇聯統率的華約集團能夠和美國統率的北約集團抗衡,靠的是什麽呢?或者說,是什麽因素使得蘇聯統率的華約集團在綜合實力方面的明顯劣勢得以彌補?

蘇聯和華約集團彌補自身綜合實力不足的是政治因素。首先是斯大林模式的計劃經濟體制,優先發展重工業,實際上是優先發展軍事工業的經濟發展戰略,使得蘇聯及其華約集團雖然在綜合實力上落後,但在發展軍事工業和國防軍事撥款方面,能夠和美國及北約集團競賽。其次,華約組織是一個以蘇聯為核心的跨國界緊密型綜合體,它不僅是一個國際軍事同盟集團,更是一個內向性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意識形態一體化的緊密實體。在這方面,華沙條約可以說是不同於任何國際同盟條約。勃列日涅夫提出的“勃列日涅夫主義”,正是華沙條約組織這種特性的“理論”升華。華沙條約在政治方面的這些特點,在一定時段裏能發揮出實際效能,彌補它在和北約抗衡中的綜合實力的不足。但是,從長遠來說,也正是這些因素,導致了華沙條約集團在冷戰對抗中最終失敗的結局。

蘇聯和華約集團在冷戰對抗中最終失敗,是20世紀50~6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發展一系列因素的結果。其中,1956年納吉在匈牙利的改革,雖然十分短暫,畢竟是對冷戰格局的挑戰。1968年杜布切克在捷克的改革,明確地表示要擺脫蘇聯的控制,無疑也是對冷戰格局的沖擊。蘇聯糾集華約其他國家,出兵鎮壓“布拉格之春”,說明蘇聯除了出動軍隊之外,其他措施已難以維護華約的整體性了。在這前後,蘇聯憑借已經積累起來的財富和科技資本,乘美國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裏無力他顧之機,在核軍備競賽上取得某些單項的優勢,達到自己在霸權主義道路上的巔峰狀態。同時,蘇聯以武力鎮壓了“布拉格之春”,強化對東歐的軍事控制,對美國和北約集團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但是,巔峰狀態往往是下滑的開始,70年代成為蘇聯盛極而衰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