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格局下的東歐及其變化

“勃列日涅夫主義”實際上是在冷戰進入60年代的新形勢下,蘇聯領導人對“兩個陣營”、“兩個平行市場”理論的新詮釋。

20世紀後半期,整個世界一直處在東西方冷戰對峙的格局之下。冷戰格局的形成與20世紀資本主義制度的存在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是分不開的。存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和不同的意識形態,是冷戰格局得以形成的前提,但是冷戰格局的出現並不是社會主義實踐的直接結果,冷戰也不是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出現而開始的。

歷史告訴人們冷戰格局的出現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從蘇聯一方來說就是:蘇聯確立了斯大林模式,綜合國力強大到一定程度,即能夠牢牢地控制東歐和其他周邊國家,形成以蘇聯為核心的集團,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兩個陣營”、“兩個平行市場”理論。只有到這時,也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出現了冷戰格局。

冷戰年代的國際格局基本上是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對抗,而東歐自始至終都在冷戰格局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東歐之所以成為1947年以後的東歐,本身就是冷戰的結果。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1947年以後的東歐,冷戰格局也就不存在了。1958年,戴高樂出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之後,沖破美國的限制,發展自己獨立的核力量。1966年,法國宣布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軍事一體化,美國也只好聽之任之。相比之下,在華沙條約組織內,蘇聯是絕對不能容許東歐國家出現任何離心傾向的,更不必說類似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這樣的事情了。

東歐各國成為冷戰格局中的特殊地盤,並不是東歐各國歷史發展的邏輯結果,而是被蘇聯強行拉進去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東歐各國在紛紛復國和獨立的同時,共產黨也先後成立,開始了各自爭取社會主義的鬥爭。東歐各國的國情和歷史傳統有著很大差異,各國共產黨的命運也各不相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歐各國有的被德國法西斯直接占領,有的成為它的附庸。東歐各國共產黨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成為全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中的力量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共同為反法西斯鬥爭做出貢獻,致力於本國的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各民主黨派和共產黨一起,成立了民主聯合政府,共同當政;東歐各國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對於東歐各國的發展方向問題,無論是在戰爭期間或者是戰後初期,斯大林都不止一次地承諾:尊重各國人民自己的選擇,更不要求學習蘇聯的經驗,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和國情。1945年底,捷共中央主席哥特瓦爾德在一次捷共黨員幹部會上作報告時也說:“不是要照搬蘇聯的社會主義,在蘇聯取得勝利以後形勢又有了變化。再說,我們的傳統和需要也不同於蘇聯。一天,我走在莫斯科的一條大街上掉了一只鞋後跟,但我找不到修鞋的鞋匠,因為在蘇聯所有手工業者被消滅了。……我們為什麽要去消滅我國大批的小手工業者呢?讓他們繼續工作要好得多。”捷共中央領導人也一再向參加民族陣線聯合政府的其他政黨表示:“我們絕不成立集體農莊!我們實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給了農民!全部事情就是這樣。”“我們是反對一黨制,反對書報檢查制度的。你們每個人都看得見,我們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的。”[13]1946年,捷克舉行戰後第一次選舉,共產黨在捷克地區得票為40%,在斯洛伐克地區得票為15%;在全國得票為38%。基於這種現實情況,無論是哥特瓦爾德還是捷共的其他領導人,都真誠地努力在《科希策綱領》[14]的基礎上,從捷克歷史傳統和具體國情出發,“按自己的道路,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捷克斯洛伐克政策”,走向社會主義。

可惜這種祥和的發展局面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1947年,美蘇對抗的冷戰開始了。接著,潛伏著的蘇南矛盾很快浮出水面,終於導致1948年歐洲共產黨情報局將南斯拉夫共產黨開除出局。國際局勢風雲突變,蘇聯以軍事力量為後盾,指揮東歐各國共產黨發動了一場普遍的暴力奪權運動。從此,東歐各國被強制移植斯大林模式:或者像蘇聯一樣直接實行一黨專制,或者在形式上保留多黨制,而實際上還是共產黨獨掌政權;消滅了發育到不同程度的市場經濟,實行統一的計劃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戰略上一律貫徹優先發展重工業,推動農業集體化。東歐各國在1948年前後的“第二次奪權運動”,表面看是東歐各國共產黨的勝利,實際上是東歐各國黨付出了獨立自主的代價,把黨和國家的命運完全和蘇聯綁在一起。東歐國家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難,原以為在消滅了法西斯國家以後,可以走上真正獨立、民主的發展道路,但歷史又一次出現曲折,東歐民族解放、人民民主的發展再次被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