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處理後在押的波蘭軍官(第3/3頁)

[82],來掌握戰俘的思想動態和地下活動,並對發現的“反蘇和反革命分子”嚴厲處理。從這批被關押的戰俘角度看,他們的人身自由和政治自由受到了最大程度的限制[83],對此戰俘們從心裏很難接受。原因很簡單,他們認為之所以落入現在的境地,並不是由於和蘇聯進行了交戰,而是恰恰相反;決定他們沒有被釋放的理由,也不是他們每個人都有反蘇的現行活動,而僅僅是原來所從事的職業和具有的職銜。另外,這三個戰俘營的戰俘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這使他們能夠從更深的層次上思考個人目前的處境與國家的命運、戰爭的形勢以及與蘇聯政治體制之間的種種關系,從而具有更強烈的愛國情緒和復興波蘭國家的願望。這種感情和願望以及由此引發出的言行,正是蘇聯戰俘管理體制要嚴加防範的,也是蘇聯政治制度所不能允許的。在這三個戰俘營中反映出的矛盾,不僅僅是關押者與被關押者的矛盾,而是要廣泛得多,深刻得多。

如果進一步分析,不難看出,蘇聯戰俘管理當局無疑處於這對矛盾的主導地位。它握有選擇解決矛盾方式的決定性權力。或者更確切地說,這一權力掌握在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最高決策者手中。蘇聯當時的體制提供了這種可能,即他們完全可以不需要什麽充分的理由和論證,僅憑個人意志來使用這一權力,包括選擇用最極端、最激烈的方式使用它。在這樣的體制下被置於這樣一對矛盾的對立面,對這部分波蘭戰俘來說,發生在他們絕大多數人身上的悲劇,實際上是無法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