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條條大路通京城(第3/4頁)

按照朱祁鈺的規劃,帝國的道路系統西達白羊王國的都城,北達大草原北部最為偏僻的草場,南到中南半島南端的獅城,東至北洋的出海口。整個道路系統呈現五橫五縱的形式,這還僅僅只是十條主幹道,而在這十條主幹道之外,還有難以計數的輔助道路。僅僅只計算這十條主幹道的裏程了達到了二十五萬裏,如果算上輔助道路的話,總裏程將超過一百萬裏。這是一個什麽概念呢?如果將這些道路全都連接起來,並且拉直了的話,足以繞地球赤道十二圈了!

顯然,要完成這樣巨大的工程,沒有人力資源是不行的,而且在大量機械工具出現之前,最重要的就是人力。當時,帝國其實已經開始采用一些比較先進的修路技術了。比如,使用炸藥爆破,來減少人力使用量。另外,通過在沿途各個重要地點建立小型的炸藥工廠,以及水泥工廠來減少運輸的麻煩(當然,這得根據實際的情況,特別是水力資源的情況來確定)。不過,人力還是最為主要的,而帝國依賴的,正是日本的勞動力資源。

在日本戰敗之後,上杉謙信的幕府與帝國簽訂了一系列的條約與協議,這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協議就是,在日本向明帝國支付戰爭賠款的二十年之內,可以用人力資源來支付戰爭賠款。後來,這幾乎成為了日本向明帝國支付戰爭賠款的主要方式。在最初的幾年內,日本已經向明帝國輸出了超過一百五十萬的勞動力,而且基本上都是男性青壯年勞動力。後來,在朱祁鈺制訂了帝國的道路修建工程計劃之後,明帝國開始更大規模的從日本獲取勞動力。僅僅在這五年之內,日本就向明帝國輸出了兩百萬的勞動力。不過,這些勞動力的素質下降了不少,其中包括了不少十三歲到十六歲之間的少年,還有年齡超過了五十歲的老人,以及大量身體比較健壯的婦女。不過,不管這些勞動力的素質如何,毫無疑問的,這些人,正是明帝國能夠在二十年之內完成一項世界奇跡般的龐大工程的主要動力。

當然,五年的時間其實是不夠的。道路修建工程不但貫穿了整個朱祁鈺時代,而且還一直持續了數百年的時間,不過,這其中最初的二十年卻是最為重要的。在這二十年之內,日本至少向明帝國輸出了超過八百萬的勞動力,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用來修路的。這也許算得上是日本人對世界做出的最大貢獻吧。而在這二十年之內,朱祁鈺規劃的十條主幹道先後完工,這為帝國後來修建輔助道路打下了基礎。即使是在數百年之後,這十條主幹道仍然是帝國道路交通的基礎!當然,在修路方面,除了人力,最重要的就是工業的貢獻了。

在水泥出現之後,它就成為了修路的主要原料。特別是當橡膠輪胎大規模投入使用之後,改善道路品質成為了提高運輸能力,速度的關鍵因素。以前那種用碎石,或者是石板鋪設的道路已經落後了,這些道路不但質量差,而且成本高昂(石材的開采成本在水泥大規模生產之後,就已經超過了水泥的生產成本),難以維護。因此,修建水泥公路成為了重點。當然,除了水泥之外,鋼材等重要原材料的生產簡直就是在考驗帝國的工業實力!

當時,修一段長十裏的公路(朱祁鈺定下的標準是能夠供四匹馬車並行,這也成為了帝國後來修建公路的基本標準,只不過,馬車變成了汽車),需要耗費水泥二十萬石,另外,需要鋪設路基的碎石十五萬石,加固路基的鋼鐵五萬石左右。以此為標準進行計算的話,修一條從帝國京城到白羊王國都城的道路的話,那麽需要超過七億石的水泥,五億石的碎石,以及近兩億石的鋼鐵。而在景泰十五年,帝國的水泥產量是五億石,鋼鐵產量是十億石。就算不把開采碎石需要的人力計算在內,那麽,以帝國這一年的原料產量來計算的話,都無法滿足這一條道路的修建要求!

當然,帝國的工業實力是在迅猛增長的,在景泰十六年,帝國的水泥產量就達到了十五億石,鋼鐵產量達到了十三億石。顯然,帶動工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正是帝國國內的巨大需求。二十年內,帝國修通了十條主要幹道,這些道路需要的材料,就足以讓帝國的工廠全力生產至少十年(以景泰十六年的水泥,鋼鐵產量為標準進行計算)。當然,這還沒有包括在其他方面,比如港口建設,城市建築等等方面的巨大需求了。

當然,修建道路所帶來的實際問題是非常復雜的。比如,看管以百萬計的日本勞工,就需要帝國至少動員近二十萬的軍隊(預備役部隊),而這些軍人的福利待遇讓政府的軍費支出增加了很大一塊。安置數百萬日本勞工的生活也是一項非常巨大的挑戰,當時,帝國甚至專門成立了一個海外勞工部,來管理這些日本勞工(後來,明軍俘獲的戰俘也由該部門負責管理)。不說別的,在景泰十六年,帝國所雇傭的日本勞工就已經達到了三百八十萬,而要滿足這三百八十萬日本勞工的最低生活保障的話,那需要多少糧食呢?以當時每人每年消耗谷物六百斤計算,每年,帝國就要在這些人身上花掉至少兩千三百萬石的糧食,而當年,帝國的糧食產量才五億石左右,就算是滿足帝國百姓需要都還有所欠缺。為此,帝國一直在大規模的進口糧食。景泰十六內,帝國進口的糧食達到了一億七千萬石,幾乎將所有附屬國出產的多余糧食都買了回來!當然,隨著後來帝國水利系統的完善,以及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的大規模種植,帝國的糧食生產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糧食短缺的問題也逐漸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