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借宮宴廣收人心(第2/13頁)

楊夫人心有難言之隱,躊躇片刻,還是忍不住囑咐道:“你富貴得寵千萬別忘了你大姐。她膝下一子一女都還小,尤其你那外甥賀蘭敏之才九歲,以後她母子難處恐怕不少,你能幫之處盡量幫。”

“瞧您說的,自家姐妹我還能忘?”話雖如此,媚娘對大姐確實有點兒心結——武順雖是老大,卻從未盡過當姐姐的責任。她幼年時正值武家春風得意之際,嬌生慣養沒吃過苦,武士彠去世後她又隨即出嫁,還將母親僅剩的積蓄當嫁妝帶走了,搞得媚娘她們寄人籬下受盡苦楚。這等驕小姐嫁出去,不跟夫家鬧別扭才怪。偏生人家命好,丈夫賀蘭越石官居越王府法曹,越王李貞是燕妃之子,燕妃又是楊氏姻親,因為這層關系賀蘭家也對這位任性的媳婦恭敬三分,日子滋潤得很。與她相比媚娘不幸多了,苦守寒宮十余年,好不容易渡盡劫波峰回路轉。如今她守寡,又腆著臉來求周濟,憑什麽凡事都遷就她?媚娘心中實有些不忿。

楊夫人瞧出她微露不悅,感慨道:“貧富賢愚皆天數造就,手心手背都是肉,並非為娘偏心。只怪我沒生下個兒子,你們才……”

一番話未說完,忽聽外面宦官高宣——皇上駕到!

楊氏萬沒料到會倉促遇到天子。好在她久經世面,聞聽宣號連忙起身,匆匆整了整衣衫,小步趨行到殿門口,提裙下拜:“臣妾參見陛下,萬……”雙膝未落地,只覺一雙綿軟的手已攥住她手腕。

“請起請起,夫人不必多禮。”

楊氏聽到這個和藹可親的聲音,微微擡頭窺看——作為大隋名相楊達的女兒、大唐功臣武士彠的妻子,她曾有幸近距離目睹四位帝王。楊堅之嚴厲苛刻,楊廣之剛愎驕狂,李淵之深沉豁達,李世民之率性強悍,都牢牢印在她記憶中。可眼前這個年輕天子與他們都不一樣,如果說隋唐前四位君主像火,燎燎炙人的火,那李治給人的印象則是水,徐徐流淌的水。雖說口銜圭玉長於皇家,天生不乏人上人的貴氣,但他白皙的膚色和柔順的面龐還是給人一種靜謐溫婉的感覺,尤其他那清澈純凈的雙眸,毫無保留地暴露了他的天真和柔弱,竟使人覺得他根本不像個皇帝。

“臣妾……”楊氏一時失神,竟不知該如何表示感恩承情。

“媚娘!”李治卻沒心聽她客套,“你怎又到大殿上臥著?”又轉而責備宦官,“昭儀身孕將近五月,還不快攙她到側殿去?”

媚娘卻道:“整日悶在裏面太無聊。”

李治輕輕拍拍她肚皮道:“天冷了,外面有風。你也得為朕孩兒想啊!快進去。”

媚娘懶懶地道:“我就喜歡這裏,外面都看得見,而且這張胡床也比裏面臥榻舒服。”

“擡走!”李治絲毫沒猶豫,“連床帶人一並擡進去。”

雲仙等人唯唯諾諾,連內侍帶宮女,一群人擡起胡床,小心翼翼往裏走,李治也在旁張手作勢地指揮。楊夫人在旁看得直發愣,不知該不該過去搭把手,真有些手足無措,卻見連床帶人已平平穩穩擡了進去。李治回頭朝她招手:“您進來吧。”

楊氏活了七十多,這等事卻從所未遇,皇帝對嬪妃寵溺至此,外命婦竟被準許進入皇家寢室。她既覺得荒唐,又為女兒受寵而高興;小心翼翼進入側殿,不敢擡頭亂看裏面陳設。媚娘卻道:“娘親隨便坐吧,這便是我住的地方。”

“哦。”楊氏這才敢坐;總算把說辭運籌好,向李治傾訴著自己母女乃至武楊兩家對皇帝的感恩。

李治坐在媚娘身邊,一只手很自然搭在媚娘肩上,聽了楊氏的話大大咧咧道:“媚娘侍奉朕極好,這不算什麽。今後夫人有何打算?聽說應國公還有二子,不如……”話說一半他又咽回去了——他知道媚娘一定想把母親留在京中,可是這麽個孤老太太誰照顧?最佳辦法是提拔她兄長入京,然而此事他不能做主,得去求長孫無忌。

媚娘自不會使他犯難,接口道:“無功不受祿,陛下何可因嬪妃之寵而濫加恩典?兄長仕途自憑才智,您不必提拔他們。我阿姊新近寡居,可侍奉老母。”

“好,聽你的。”李治見她如此體恤自己難處,既慚愧又欣慰。

楊氏卻竊笑——我母女吃了元慶、元爽他們許多苦頭,現在時來運轉,當然不能讓他們沾光。媚兒這話說得真妙,既阻了那兩個狗崽子的路,又顯得賢惠知禮,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