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韜光養晦,布局後宮(第2/10頁)

就這樣,一個女尼在光天化日下消失得無影無蹤,同時皇後身邊則多出一個姓武的宮女……

承香殿燈火闌珊,李治面對跪在身畔的媚娘,不相信自己眼睛,呆愣好一陣,才俯下身輕輕觸摸她光潔的臉頰:“真的是你,媚娘?這是怎麽回事……皇後……”

王皇後仍在一旁默默垂淚,卻強咬著牙冷冷道:“她不是明空,也不是當初的武才人,是臣妾的婢女阿武。陛下說話要慎重。”時至此刻她還在顧忌顏面,不過心中卻甚是苦澀——原來自己在丈夫心中竟這麽不堪!

皇後不認,媚娘卻必須認,她抓住李治的手滔滔不絕道:“是我!是皇後娘娘接我進宮的。若再遲緩幾日,我性命就不保了。皇後娘娘是我的大恩人,不但救了我性命,還讓我再見到您!陛下實在誤解了娘娘,她完全是一片好心,為陛下著想,也為您的江山社稷著想。您怎能說那些傷人的話?”她雙眼熠熠,閃爍著感激的淚光,嗓音清脆而嘹亮,似乎無比摯誠。

皇後的抽泣頓時化作痛哭,心裏卻頗感慰藉——她倒知道感恩,總算不枉我一番苦心!

李治甚是尷尬,回想方才說過的話不免臉紅,見媚娘直勾勾望著自己,他明白自己該向皇後說點什麽,卻又不知如何開口:“皇……剛才朕……”

王皇後抹抹眼淚,又恢復了以往鎮定:“陛下乃天下之主,臣妾不過一介女流,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什麽話不能說?況且我是個沒心的人,怎會忌恨?”

李治的臉羞得大紅布似的:“是朕說話過分了……卻也怪你早不言明,都過去好幾天了,你怎不向朕提?”

王皇後冷冷一笑,索性不再隱晦:“她發未續起怎好到處聲張?是陛下不愛往我這木頭人的房裏來,若早些來,早看見了。”這話裏透著十足的怨氣,“時辰已晚,陛下也該回去休息了。”

心頭肉在這兒,李治哪還拔得開腿?

媚娘靈機一動:“陛下用過晚膳沒?”

“沒有。”這倒是實話,為找媚娘著了半天急,他真沒吃飯。

媚娘眼望李治,朝皇後扭了扭嘴。

“哦!”李治會意,高聲朝外吩咐,“快準備酒菜,朕要同皇後小酌幾杯。”

王皇後已吃過飯,況且現在早過定更天,若在平常一切有違宮廷規矩的事她都不會答應;可眼下不同,她早已記不得上次與李治對坐小酌是何年何月之事,自蕭淑妃受寵之後她就沒這樣的待遇了,此刻聽他提議竟怦然心動,一聲不吭默許了。

“奴婢也去準備。”媚娘連忙起身而去。

“你……”李治也不好阻攔,只得回頭先顧那個受委屈的,於是訕訕坐到皇後身邊,握起她冰涼的手,卻不知該說什麽,只是一個勁愧疚地嘆息。

果菜不多時就呈上來,李治與皇後相對而坐,無非說些客套話。有酒遮羞臉,李治漸漸放松,舉起玉杯賠笑道:“朕該好好敬你一杯,方才多有誤解,你千萬莫掛心。”

“豈敢,陛下請飲。”皇後以袖遮面把酒喝了——她似乎很陶醉這絲溫存,淡然的臉上瑩瑩泛著光彩。

李治有一搭無一搭陪她聊著,眼睛卻不由自主往外瞟——媚娘和幾個宮女一起捧杯上菜,進進出出好幾回,竟沒停留半步,這不把人急死嘛!

終於又見媚娘端著一盤羹湯上來,李治再不放了,輕輕咳嗽兩聲道:“阿武,你也該向皇後敬杯酒。”

“是。”媚娘輕輕應了一聲,並不看李治,而是低著頭湊到皇後身邊,拿起酒壺,恭恭敬敬為皇後滿上酒。李治想把自己的杯給她,讓她敬皇後;哪知媚娘不接,匆忙連退幾步,跪倒在地:“奴婢身份低微,不配向皇後娘娘敬酒。但娘娘對奴婢恩同再造,拳拳孝心無以為報,還望娘娘別嫌棄奴婢這點兒不成話的敬意,飲下此杯。”

“嗯,難得你一片好意。”王皇後爽快地把酒喝了。

李治突然意識到,他與媚娘並非就此便能長相廝守。媚娘身份尷尬,即便他想給個名分,先皇嬪妃的往事擺著,舅父和褚遂良能答應嗎?沒他們同意,任何冊命都頒布不了啊!想至此李治眼中泛出一絲不忍的憂愁,還未說什麽,卻見媚娘提裙而起:“天色不早了,奴婢不敢唐突皇天後土,這便退下,叫人為陛下備好寢具。”

王皇後非常滿意:“嗯。你很懂事,歇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