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錯誤改不改?(第2/3頁)

再者,中國古代的官僚系統是沒有現代的公仆意識的,當時最普遍的是“父母官”意識,做官的都是民之父母,所以呢,雖然父母應該養育好兒女,可父母犯了錯又怎能向兒女們主動低頭承認呢?如此一來,父母的威嚴何在?皇帝在某些時候倒更容易向老百姓承認錯誤,比如會發布罪己詔,這東西用現代語言說就是皇帝自我批評的公開信。

但一般來說,皇帝是永遠不犯錯的。按儒家一位最著名的投機分子叔孫通的看法,皇帝就算知道自己錯了,也不能向別人承認。

咱們看看當漢惠帝劉盈犯了錯的時候,同樣作為一代大儒的叔孫通是怎麽給他出主意的:

漢惠帝年紀不大,經常要去看望老媽(就是劉邦的老婆,那位著名的呂後)他自己住在未央宮,呂後住在長樂宮,距離雖然不遠,可出一趟門又是戒嚴,又是馬車開道,實在麻煩。漢惠帝心腸不錯,一想:這麽來來回回的,不但自己麻煩,而且很是擾民,那些小老百姓平日裏朝九晚五,上班不容易,自己頻繁搞戒嚴,人家還不盡在下邊罵娘!自己本來就是去看望娘親的,可為這出行卻每每惹得無數百姓們痛罵她老人家,這可不好啊。得想個辦法才是!

漢惠帝想了個好辦法,蓋了一座立交橋,車隊可以在橋上走。這樣一來,自己再去長樂宮的時候就不必搞交通管制了,自己方便了,也不會再擾民了,真是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啊!

漢惠帝正為自己的好辦法得意呢,叔孫通說了一句話,嚇得他一頭冷汗。叔孫通說的是:“您這立交橋下邊的路是高皇帝遊衣冠之路,子孫怎能在上邊走呢!”

叔孫通這話嚇不倒現代社會裏的我們,卻嚇得倒當年的漢惠帝劉盈——他這座立交橋修出了大逆不道之罪!

叔孫通說的“高皇帝”就是漢高帝劉邦,是漢惠帝劉盈的老爸,這時已經是個死鬼了。為了紀念他老人家,皇家經常要搞儀式,把劉邦生前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從墓園裏捧出來,一直捧到祖廟,這就是叔孫通說的“遊衣冠”。漢惠帝的立交橋正蓋在“遊衣冠”的那條路上——兒子踩在爸爸的頭上,這還了得!

漢惠帝人很實在,聽叔孫通這麽一說,冷汗這麽一出,馬上認錯說:“我馬上就去把立交橋給拆了去!”——真是好皇帝啊,正如孟子所說的“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要是孟子在旁邊,一定當場挑起大指,好好表揚表揚這位小皇帝。可惜,在旁邊的不是孟子,而是叔孫通。叔孫通雖然也是儒家,觀念卻和孔子孟子大大不同。叔孫通當時連忙攔住漢惠帝,說:“拆不得!”

漢惠帝很奇怪,“你不是提醒過這立交橋蓋錯了嗎?怎麽又不讓我拆?”

叔孫通說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話:“人主無過舉。”意思是:皇帝永遠沒錯。

叔孫通接著說:“如果這立交橋還沒建,那麽停工還來得及,可現在都已經蓋好了,老百姓全看見了,如果再給拆了,那不是讓老百姓都知道您犯錯誤了嗎!這可不行!”

“那,那怎麽辦呢?”漢惠帝很著急。

叔孫通說:“也好辦,立交橋既然已經蓋好了,那就留著它好了,您把祖廟搬個家,讓立交橋不從‘遊衣冠’的路上跨過去不就行了!嗯,這麽著,您在渭河北岸再蓋一座祖廟,規模比原來的更大,這也算您多盡了一份孝心。當然,這言下之意就是讓老百姓不要以為您另建祖廟是為了遮掩蓋立交橋的失誤。”

——這就是叔孫通的主意,既改正了過錯,又沒失了面子,嗯,實在是高!我們要是好好看看史書,官場上這種高人、這種高招層出不窮,傳統智慧當真博大精深!

到了宋朝,又一位大儒就這個問題發表議論了。這位大儒就是司馬光,他指名道姓地批評叔孫通(當然,叔孫通早就聽不見了),說他明擺著是給皇帝教壞了。司馬光和孔孟一樣,非常懷念上古先王,他說:“錯誤是誰都免不了會犯的,可只有聖賢才能做到知錯就改。上古的聖王擔心自己犯了錯卻不知道,於是設立了‘誹謗之木’和‘敢諫之鼓’,他們哪裏會害怕老百姓看到自己的過錯呢!”

司馬光說的這個“誹謗之木”和“敢諫之鼓”是什麽東西呢?——“敢諫之鼓”可能不大可考了,但“誹謗之木”我們現在卻還能見到。

古時“誹謗”倒不像現在這樣是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而有“議論”“提意見”“表示不滿”這類意思。“誹謗之木”也叫“謗木”,原本大概是樹一個木樁,然後在木樁上插一塊木板,誰要對政府有什麽不滿就可以把意見寫在這塊木板上。所以,“誹謗之木”的模樣大概像是小型指路牌,作用則像是透明的意見箱。這東西後來與時俱進了:材料變得越來越好——原先是木頭的,後來變成石頭的了;體型變得越來越高——原先是一人來高,後來變成好幾層樓高了;做工變得越來越精致——原先不過是木樁上插一個木板子,後來變成用高級石料雕龍刻鳳了。有人想起是什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