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不如地利:一句被誤讀的名言(第3/3頁)

你的這種疑慮古人早就有過:這東西看來只有搞復雜了,搞出技術壁壘了,才能取信於人。那,怎麽搞復雜呢?老辦法——加料!

加進去陰陽和五行。

我們現在看一些專業級的算命大師算起命來一套套什麽陰陽、五行、八卦,和四柱八字之類的攪和在一起,最後批給你一張紙,復雜無比,其實在古代,陰陽、五行、八卦本來全都各是各的,誰也不挨誰,是靠了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最後才全給捏在一起了。孤虛也不例外,幹支分了陰陽,然後又配上了五行。和上本書講的原理一樣,這些東西通常都是有脈絡可循的。幹支分陰陽是怎麽回事?《禮記》裏講占蔔,說過一旬裏的十天,單數的日子是“剛日”,雙數的日子是“柔日”,這“剛柔”其實和陰陽沒什麽區別,無非說法不同而已。《易經》“十翼”之一的《說卦》講卦爻的來歷,說立天之道是陰和陽,立地之道是柔和剛,立人之道是仁和義,這就把陰陽、剛柔、仁義給摻和到一起了,聽上去似乎也很有道理。再說說摻和進來的“五行”,前文裏朱熹和趙歧為“天時”作注,除了“孤虛”之外不是還有個“王相”嗎,這個“王相”就是五行的概念。

說“王相”,十個人裏恐怕有九個不明白,可要說“旺相”,就會有一些人覺得眼熟了。“旺相”和“王相”是一樣的。那,這和五行有什麽關系呢?五行不是“金、木、水、火、土”嗎?不錯,可除此之外還有五個字,叫做“旺、相、休、囚、死”,找江湖大師算過四柱八字的人可能見過這幾個字,這五個字的頭兩個字不就是“旺相”嗎?

對這幾個字的解釋就連專家都犯過錯誤。王力的《古漢語字典》裏解釋“旺相”為:疊韻連綿字,第一種意思是“得時,運氣好”,例句是王充《論衡》裏的“春夏囚死,秋冬旺相”。——“得時,運氣好”這個解釋大意不錯,可這兩個字其實是分別的兩個詞,而不是“纏綿”一類的疊韻連綿字,所以,例句《論衡》裏的“春夏囚死,秋冬旺相”正確斷句應該為“春夏囚、死,秋冬旺、相”,這裏的“囚、死、旺、相”正是“旺、相、休、囚、死”這一套五個字裏的四個。王老前輩沒學過算命,所以智者千慮也在這裏出了個小小的疏漏。(我給自己聲明一下:侏儒雖然看見了巨人的一粒頭皮屑,可巨人依然是巨人,侏儒依然是侏儒,我可沒有對老前輩不敬的意思。)

“旺相”這套東西是和五行配起來用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從最好到最差的五個分數。比如,春天來了,五行裏的“木”就是最得時的,也就是“木旺”,火的狀態稍微差一些,這就叫“火相”,然後是“水休”“金囚”“土死”,到了夏天再換一換。這套東西配上前邊講過的孤虛,再配上八卦什麽的,就變得無比的復雜,變得只有專家才能掌握——當然,也只有傻瓜才會上當。

——就到這裏了,我就不再詳細解釋了,這套東西要真想講清楚了一整本書都講不完,我可不想把話扯得離主題太遠了。嗯,話說回來,“天時不如地利”(說到這兒我都快忘記要講的是《孟子》了),什麽叫“天時”?

答案是:六甲孤虛法這類東西才是“天時”。

大家仔細讀讀原文,看看為什麽要“環而攻之”?為什麽不是“使勁而攻之”?不是“拼命而攻之”?這是因為:如果“環而攻之”,你的部隊把敵人圍起來,四面八方一起打,無論在任何時間也總會有一處攻打的方位是合乎孤虛、旺相等等的要求的。你就算不會算幹支,不會排孤虛,不會演旺相,可你就是蒙,也一定能有蒙對的時候。如果“環而攻之”都沒攻下來,那就足以說明“天時”的作用是有限的,人家城高池深,你再得“天時”之利也拿人家沒辦法,所以才證明出“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費了這麽多口舌,解釋這個“天時”,嗯,好像說得很有道理哦。

可我說得就一定對嗎?呵呵,也不一定!

清代有位樸學家周柄中,琢磨這個問題,把重點放在了“環而攻之”的“環”字上。他老人家從《周禮》裏找出佐證,認為所謂“環”並不是把敵人包圍起來,而是指一種占蔔活動——打仗之前先占蔔,神靈要說你能贏那你再打。所以呢,“環而攻之而不勝”意思就是占蔔占了個大吉大利,可真一發動進攻,卻發現老天爺剛才是跟你開玩笑!

那,周柄中就說得對嗎?呵呵,也不一定。不過呢,“天時”跟一些虛頭八腦的東西脫不了幹系,這看來是錯不了的。

看看,什麽叫“天時”,看似很簡單,其實很復雜;看似不是問題,其實很是問題。讀歷史會發現很多類似的情況,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概念如果深究一下的話會發現其實滿不是那麽回事。我在上一本書裏已經提到過“禮儀之邦”“炎黃子孫”“封建社會”等等,其實還多著呢,你若不信,不妨自己查查什麽“龍的傳人”“上下五千年”之類,我們習以為常卻又似是而非的歷史概念如果一一考證的話,足以寫一本厚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