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人和”當團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真是一句令千古百代之人受用不盡的至理名言啊!瞧孟老師這話說的,多了不起!

——可是,這話真是孟子的原創嗎?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這句話意思相同而字面稍有出入的話,孟子同時代的人也曾不止一次地說過。但版權究竟在誰手裏,後人早已經弄不清了。我們不妨偷偷懶,就當是孟子說的吧。孟子接著說:“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怎麽又停下了?難道這句話也有問題嗎?

如果抱著刨根究底的心態讀書,也許每句話都能讀出問題。

我們先看一篇晉朝人的奏疏,看看晉朝人是如何深入學習孟子思想,並用孟子思想指導實際的政治事務的。這是段灼寫給晉武帝的奏疏,語言不難懂,括號裏依舊是我的按語:

臣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五裏之郭,圜圍而攻之,有不克者,此天時不如地利。城非不高,池非不深,谷非不多,兵非不利,委而去之,此地利不如人和。【開篇一段全是引用我們剛剛讀過的孟子這一節的內容,只是文字稍有出入罷了。那時候的人還不流行寫文章要注明出處呢,要放在現在,如果是通俗讀物,前面至少要加“孟子曰”,如果是嚴肅一些的書,就要注明引自《孟子》,某某出版社某年版第某某頁。】

然古之王者,非不先推恩德,結固人心。人心苟和,雖三裏之城,五裏之郭,不可攻也。人心不和,雖金城湯池,不能守也。【拿“古之王者”說事,這種作風我們已經見得多了,儒家知識分子一貫如此。段灼繼續闡發孟子的“人和”思想。】

臣推此以廣其義,舜彈五弦之琴,詠《南風》之詩,而天下自理,由堯人可比屋而封也。【“推此以廣其義”——這是典型的孟子式邏輯:推己及人、推小及大、推近及遠等等,這種邏輯已經在上本書講“梁惠王篇”的時候介紹過很多了。段灼往下樹典型,毫不意外,一個是堯、一個是舜。儒家六大典型:堯、舜、禹、湯、文、武,翻來覆去被後人引用發揮。】

曩者多難,奸雄屢起,攪亂眾心,刀鋸相乘,流死之孤,哀聲未絕。故臣以為陛下當深思遠念,杜漸防萌,彈琴詠詩,垂拱而已。其要莫若推恩以協和黎庶,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告訴皇上要對大家施加恩德以達到孟子所謂的“人和”,這是政治的重中之重。最後兩句還是直接引用《孟子》:“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這兩句我們前面已經見到過了。】

是故唐堯以親睦九族為先,周文以刑於寡妻為急,明王聖主莫不先親後疏,自近及遠。【段灼再做論證,舉的例子是堯和周文王,還沒出儒家六大聖人之列。段灼的意思是:前面雖然說了要廣泛施加恩德以達到“人和”,但這施加恩德是有先後次序的,有好處應該先給親人(具體到眼下就是皇親國戚們),等把親人們都安撫好了,然後再推而廣之。換句話說,就是先讓皇親國戚吃肉,再給人民群眾喝湯。——乍一看很反動是不是?其實從孟子的一貫邏輯來看,推己及人、有尊卑、有先後,還真就是這個道理。要是把肉和湯全攪和勻了,然後平均分配給皇親國戚和人民群眾,這樣的革命性的主張可絕對不是儒家的思想,也是為儒家所反對的。但儒家同時也反對另外一種極端:統治階層不但把肉自己都分光了,連湯也不願意給人民群眾留一點兒。】

臣以為太宰、司徒、衛將軍三王宜留洛中鎮守,其余諸王自州征足任者,年十五以上悉遣之國。為選中郎傅相,才兼文武,以輔佐之。聽於其國繕修兵馬,廣布恩信。必撫下猶子,愛國如家,君臣分定,百世不遷,連城開地,為晉、魯、衛。所謂盤石之宗,天下服其強矣。雖雲割地,譬猶囊漏貯中,亦一家之有耳。若慮後世強大,自可豫為制度,使得推恩以分子弟。如此則枝分葉布,稍自削小,漸使轉至萬國,亦後世之利,非所患也。【這段開始論述針對當時具體問題的具體措施,建議皇帝既要好好分封,又要防止諸侯將來會尾大不掉,所以應該仿效漢武帝“推恩令”的做法。這段裏典型的儒家思想是:“君臣分定,百世不遷。”這就是“禮儀之邦”的最高追求。這個問題,《孟子》後文還會講到,我們也到時候再說。】

昔在漢世,諸呂自疑,內有硃虛、東牟之親,外有諸侯九國之強,故不敢動搖。於今之宜,諸侯強大,是為太山之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魏法禁錮諸王,親戚隔絕,不祥莫大焉。間者無故又瓜分天下,立五等諸侯。上不象賢,下不議功,而是非雜糅,例受茅土。似權時之宜,非經久之制,將遂不改,此亦煩擾之人,漸亂之階也。夫國之興也,由於九族親睦,黎庶協和;其衰也,在於骨肉疏絕,百姓離心。故夏邦不安,伊尹歸殷;殷邦不和,呂氏入周。殷監在於夏後,去事之誡,誠來事之鑒也。【這段是列舉歷史的經驗,重點還是在“人和”二字。段灼認為:國家的興盛,要靠皇親國戚親如一家和黎民百姓的和諧共處,也就是說,只有上上下下各個階層都達到和諧了,國家才能好起來。而什麽情況會導致國家的敗亡呢?那就是皇親國戚們十個人十二條心,老百姓也對統治者離心離德,毫無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