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不如地利:一句被誤讀的名言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孟子的這一節真是名文中的名文,可謂盡人皆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些名言差不多每個中國人都知道。

我念初中的時候,這一節是被放進語文課本裏的,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這樣。當時學的時候,讀也讀了,背也背了,老師講也講了,自己稀裏糊塗也就糊弄過去了,不過絕大多數人恐怕都跟我一樣。不信的話,我把孟子這節的頭兩個字拿出來問問:到底什麽叫“天時”?

別急著回答,再往下看,這是在說攻城的事,攻啊攻,結果“環而攻之而不勝”。什麽叫“環而攻之”?就是把城包圍起來,從四面八方一起進攻——這倒容易理解,可不好理解的是,孟老師為什麽說“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難道只攻打北門,或者只攻打南門就不得天時了嗎?又為什麽“環而攻之”沒攻下來就可以論證出“天時不如地利”?——難道在同樣的時間,自然也是同樣天氣的條件下,沒有“環而攻之”而是分而攻之,或者圍城打援,最終沒能得手,就不足以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嗎?

——能把這個問題解開了,一條賺錢之道也就隨之打通了。

大家先想想我在上一本書裏講到的“為長者折枝”那個例子,在這個層面上,“天時”和“折枝”具有相同的意義:無非都是再平常不過的詞語罷了,讀書的時候眼睛稍微一轉就溜過去了,其實卻遠沒有那麽簡單。

一般我們理解“天時”,無非這樣幾個意思:正值農閑季節,糧食也都收完了,大家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收拾收拾一起打仗去吧;或者遊牧民族趁著秋高馬肥,南下欺負欺負漢人;或者趁著天幹物燥,對敵人采用火攻;兩個流氓打架,懂得利用天時的流氓會知道站在上風口的位置,還要背向太陽;兩個女人不對付,懂得利用天時的女人會知道要趁對方來例假的時候上前撕打……

我們還是先看看朱熹在《四書集注》裏為“天時”作的解釋吧。

朱熹的解釋非常簡單,寥寥幾個字而已:“天時,謂時日支幹、孤虛、王相之屬也。”

另一位古代的孟子問題專家趙歧也是和朱熹差不多的解釋:“天時,謂時日、支幹、五行、王相、孤虛之屬也。”

咦,怎麽沒人提農閑,也沒人提秋高馬肥和女人例假啊?

他們這些解釋看上去都很神秘,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我們慢慢來看:

所謂“時日支幹”,“時”是指時辰,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古裝戲裏一男一女約會,男的在墻根底下轉來轉去,嘟囔著:“都等了兩個時辰了,怎麽還不來!”我們就知道他已經等了四個小時了。

最讓那些喜歡讀讀歷史書的現代人覺得討厭的是,古人不用數字來標記時辰,要是十二個時辰按順序從一排到十二,這多簡單,可古人好像唯恐不麻煩,非要用十二個怪字來標志十二個時辰,這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怪字,古人稱之為“地支”。

說完“時”再說“日”,這裏的“日”可未必就是指“一天”,而是指“十天”。十二個時辰是“地支”數,而十天則是“天幹”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幹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這就是朱熹和趙歧所謂的“支幹”——我們現在一般倒過來說,叫“幹支”。古人用幹支系統來標記時間,現在一般人都知道幹支紀年,像“戊戌變法”就是發生在戊戌年的變法,“辛亥革命”就是發生在辛亥年的革命,天幹和地支兩兩相配,到六十年走完一個周期,然後從頭再來。其實古人用這套幹支系統不僅僅是紀年的,而是從年到月、日、時無一不包。比如,說一個人的生日,是“戊戌(年),辛亥(月),甲子(日),丁未(時)”,如果數一數,一共是八個字,這就是所謂的“生辰八字”。

現在還有不少人喜歡找個算命先生給自己批批生辰八字,算過的人都知道,算命先生把你的八字批下來之後,是會像報紙、雜志分欄似的分成年、月、日、時四欄,這四欄就是所謂的“四柱”——現在不少算命網站上常有什麽“四柱”“八字”的,看上去很神秘,其實它的基礎就是幹支系統的一套排列組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