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成事實的割據――藩鎮的成型

代宗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田承嗣病死。“承嗣盜有七州,而未嘗北面天子。凡再興師,會國威中奪,窮而復縱,故承嗣得肆奸無怖忌”。老賊死後,唐廷還贈太保,以示褒贈。田承嗣臨死,遺命諸將立其侄田悅繼承後事,繼續做節度使。

當時,田承嗣據有魏、博、相、衛、洺、貝、澶七州。李正已據淄、青、齊、海、登、萊、沂、密、德、棣十州,攻滅李靈曜後又得曹、濮、徐、袞、鄆五州。李寶臣據恒、易、趙、定、深、冀、滄七州。梁崇義據襄、鄧、均、房、復、郢六州。這幾個人盤據錯節,交相依附。官爵、甲兵、租賦、刑殺全是節度使自己說了算,雖名義奉唐朝正朔,實為真正的地方王國。“朝廷或完一城,增一兵,輒有怨言,以為猜貳,常為之罷役;而自於境內築壘,繕兵無虛日。以是雖在中國名為藩臣,而實如蠻貊異域焉!”國中之國,各個節度使是實際的土皇帝,割據之勢已初露端倪。

被部將狼狽驅逐的“忠臣”

唐代宗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3月,淮西節度使李忠臣被其族侄李希烈驅逐,單騎狼狽出走,奔往京師。

李忠臣為人貪殘好色,往往逼淫將士吏卒妻女。他的妹夫張忠光和外甥也挾勢橫暴,士卒苦怨,就起兵殺掉張忠光父子,推擁李希烈為師,把李忠臣趕走。牙將驅師,至唐末尤甚,在藩鎮割據初期還很少有,可見李忠臣當時在軍內是多麽不得人心。

雖對下貪暴兇淫,在皇帝眼裏李忠臣卻是個大大的“忠臣”。李忠臣原名董秦,幽州薊人,自少年時代就參軍入伍,在節度使薛楚玉、張守珪、安祿山手下都幹過。安祿山起兵後,李忠臣(幫唐王朝)拒賊有功,殺敵甚眾,並大敗奚族首領阿布離,斬其首以釁鼓,聲名赫赫。

唐肅宗至德年間,李忠臣轉戰累日,功勛顯著。郭子儀軍攻相州時,諸軍皆潰,惟獨李忠臣敗中取勝,襲取二百艘糧船,保障了唐軍的糧食供應。

不久,唐將許叔冀(就是對張巡見死不救的那位)投降史思明,李忠臣猝不及防,只得被脅裹著向史思明請降。史思明非常欣賞李忠臣的勇武,用手拍著他的後背,說:“從前我只有一只左手,現在有了您,我才兩手齊全啊。”

史思明賊軍圍攻河陽時,李忠臣夜中率屬下五百人突出數萬賊軍之中,重歸李光弼唐軍。唐肅軍聞訊大喜,召至京師,親賜其名為“李忠臣”,並賜良馬、甲第。後來淮西節度使王仲升為賊軍擒獲,朝廷便授李忠臣為汝、仙、蔡等六州節度使。李忠臣率軍與諸路唐軍收復東都洛陽後,朝廷封其為禦史大夫。

想當初,回紇余部擾掠河陽,李忠臣提兵討定。吐蕃寇長安,唐代宗慌忙四處發詔追兵。禦使到達時,李忠臣正和諸將在馬球場歡宴,聞訊馬上起身整兵上路。諸將勸說要“擇良日起兵”,李忠臣大怒:“君父有難,怎麽還擇日救援!”諸路兵集,數李忠臣第一個率軍趕到,唐代宗對此非常感動。李靈曜反叛,李忠臣與馬燧合軍,擊潰田承嗣侄子田悅帶來的三萬援軍,擒斬李靈曜,因功封西平郡王,加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章事。

大概終年居於行伍,李忠臣粗豪不檢,常縱兵大掠,雖屬能戰之師,軍聲卻很差。加之他常淫暴將士妻女,最終被驅逐,“跳奔京師”。“帝素寵之,不責也”,唐代宗仍舊授他為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唐德宗繼位,仍舊很信任李忠臣。德宗當太子時的老師張涉貪汙犯罪,本來要殺頭,李忠臣勸解:“陛下您現在貴為天子,先生因乏財犯法,不是什麽大罪。”“帝意解”,只是把張涉免官,放歸田裏。湖南觀察使辛京杲犯罪應死,李忠臣說:“辛京杲應死久矣!”德宗問其故,李忠臣說:“辛京杲幾個叔伯皆戰死沙場,多個兄弟為國犧牲,惟獨他一個人幸存,想來也應該死了。”德宗聞之淒然,放辛京杲出監。由此,可知李忠臣還真算是個厚道人。

“(李)忠臣憨直不通書”,德宗曾對他講:“愛卿你耳朵大,是富貴相。”李忠臣回答:“為臣我聽說驢耳大,龍耳小。”“帝喜其野而誠”,可見李忠臣確實是個敞亮人,有口無心,不失率真。但喪失兵柄之後,在長安終日郁郁,後來朱泚造反攻入長安,李忠臣竟同流合汙,獲封“司空”兼“侍中”。朱泚叛平,反罪難饒,父子俱為唐廷斬首,並被史官列入《叛臣傳》中,晚節一失,一生忠義之名不得,白白地汙了“忠臣”之名。此是後話)

不合時宜的冒動――唐德宗的“削藩”

唐德宗李適即位後,為改清肅,抑制宦官貪飲,乾綱獨斷,頗有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