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室貴臣 唐朝義夫蔣公屈突通(第4/5頁)

剛繼位時,宇文赟又認為周武帝的《刑書要制》裏刑罰太嚴酷,便下旨廢除。為了收買人心,又大赦囚犯,一時間盜賊們紛紛從牢裏跑出來,鄉裏為患。見到國家量刑過輕,周圍人也紛紛“以身試法”,社會一片混亂。南北朝時期四分五裂,群雄環立,所謂“亂世用重典”,周武帝的刑法應該是必要的。宇文赟年青小夥子不懂事,按書本治國,不知變通,不諳時事,一時間搞得自己下不來台。加之他本人又“奢淫多過失”,為了懾服臣下,又頒布新法《刑經聖制》,上演祭天告地行新法的把戲,刑罰比周武帝時更重,臣下人民小有過失,馬上就會被砍頭滅家。

古人父母死後,起碼要居喪三年,不能聽音樂,不可嘻笑,還要穿樸素無裝飾的衣服。宇文赟全然不顧這些喪儀。他天天在殿前觀看歌舞表演,其寵臣鄭譯又把被周國滅掉的北齊末帝高緯的歌舞班子重新組織起來,招致殿前,號稱“魚龍百戲”,包括舞龍,侏儒搞笑,說相聲,山車攻戰,巨象遊巡,拔河表演,殺馬,剝驢皮等等奇異怪端,日以繼夜,忙個不停;又在後宮聚集無數美女,增置了無數千奇百怪的嬪妃位號,連周國寫起居注的史官都記錄不下那麽多名號;沉湎酒色,整月地在宮內嬉樂,大臣奏事都由宦官處置,亂七八糟。

即位不到一年,為了過一過當“太上皇”的癮,才二十一歲的宇文赟傳位給8歲的兒子宇文衍,自稱“天元皇帝”,所居住的宮殿稱“天台”。他又戴上有二十四毓的冠冕,車服旗鼓比古代帝王都多加一倍,對舊禮古儀隨意變更,對臣下講話時也不稱“朕”,自稱“天”,妄自尊大,吃飯時用典藉中記載的樽、彝、珪、瓚等古怪的東西裝載飲食。他自己還戴個高高的“通天冠”,加上金蟬做的飾物,斜佩誇張的大授帶,可以說是古代帝王中喜歡奇裝異服的佼佼者。大臣見他之前,都被要求要齋戒三日,清身一日,渾身上下裏裏外外幹幹凈凈才能上殿。

周武帝曾因為於國不利、奢侈浪費為由滅佛毀像,宇文赟一反父親所為,精工制作了一尊大佛像,一尊天尊像,他自己坐在兩像的中間,南向而坐,並派人在面前的廣場上大陣雜戲,讓長安的士民縱觀,確實有“天王巨星”的風采。

周天元宇文赟還愛捶打臣下,而且打人也有“定制”,以一百二十杖為度,稱為“天杖”,後來又翻倍,加至二百四,即使被寵幸的皇後、嬪、妃眾多美女也不能幸免,且喜怒無常,想打誰就打誰。

宇文赟還特別喜歡軍隊盛大的排場,常常自己一身上下甲胄齊全,光閃鮮亮,騎著高頭大馬四處亂逛,最盛大的一次是他在大壯觀(皇家佛寺)閱兵,十萬多馬步兵列陣於玄武湖邊,五百多艘大型樓船戰艦緩緩駛出瓜步江口,旌旗蔽日,蔚為壯觀。不久,他去同州巡幸,命為前驅的導行士官有三百六十重,數十裏之間幡旗大舉,樂聲震地,無數武士皆於馬上持戟,其壯觀景色即使用今天的數碼技術也肯定做不出那種效果,一般的電影場景肯定難以重示往昔這位帝王的壯觀。倘若日後“時光機器”成真,人們能有幸穿梭回溯至周天元帝宇文赟時代,也一定會為如此盛宏奇特的排場而驚詫得瞠目結舌。

宇文赟還有追求名號的怪癖,自己的幾個皇後分別命名為天元大皇後、天大皇後、天右大皇後、天左大皇後等等奇怪的名字。即位不久,他又看中自己堂侄西陽公宇文溫的妻子尉遲氏貌美,在朝會時把這位侄媳灌醉,逼而淫之。宇文溫的父親得知當皇帝的堂弟霸占了自己的兒媳婦,心中很憂懼,很怕皇帝殺了自己的兒子連帶上下一家人,便狠心起兵謀反。名不正言不順,很快就兵敗被殺,連帶著戴了頂大綠帽子的宇文溫也被拖去斬首。堂兄堂侄一家人宰殺完畢,宇文赟就把堂侄媳婦尉遲氏迎入宮中,正式納為貴妃。

雖然小皇帝荒唐,周朝的國力和戰鬥並不弱。眾大臣齊心合力,攻下敵國南朝陳國的壽陽、黃城、廣陵等地,江北之地盡皆入周。為了慶祝勝利,宇文赟在富麗堂皇的正武殿大集百官,又讓宮人、內外命婦集體參加儀式,大張伎樂。為了搞笑開心,又弄了一幫“胡人”大冬天光著膀子在庭院裏四處遊走,裝作要飯花子乞寒衣,皇帝自己和眾大臣及宮人齊操家夥,用冷水亂澆亂潑,看見那些“胡人”被冰涼的冷水激得四處亂跳亂叫,眾人齊聲大笑不己。

玩完這些後,他又忽然巡幸洛陽。而起,皇帝本人親自架著驛馬,日行三百裏,風馳電掣。(當時的這個速度,大概能相當於今日開車時速300公裏)倒黴的是他的四個皇後,皆被命今緊隨他車後方駕齊驅,文武侍衛都心驚膽戰,稍有不如意就會遭受譴斥,並會挨皇帝自定下的以120為一回的“天杖”。一路之上,人馬頓仆,旌旗散亂,很像是大敗退慌忙逃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