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室貴臣 唐朝義夫蔣公屈突通(第3/5頁)

宇文泰不僅大大增擴了西魏的國土,最重要的貢獻還在於他於535年建立了府兵制,並仿鮮卑舊制,將所統兵馬分為八部,各設“柱國大將軍”,稱為“八柱國”,府兵是職業軍人,專門編為軍籍,只作軍事用途,不從事屯墾生產。(周武帝時,府兵制又走向“兵農合一”).

宇文護擁立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覺為帝後,皇族此次改姓宇文了。宇文覺雖然才十五、六歲年紀,但“性剛果”,想幹掉飛揚跋扈的堂兄宇文護。宇文護先下手為強,廢掉宇文覺並把這位不聽話的孩子弄死。其後,又擁立宇文泰長子宇文毓為帝,是為北周明帝。幹壞事一幹起來就收不住手,不久,宇文護嫌這位“寬明仁厚”的堂弟太“聰明”,派人在食物中下毒,又把這位皇帝送上西天。挑來挑去,宇文護就又把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推上帝位。

北周武帝宇文邕神武過人,沉毅有智,莫測高深。當皇帝十九年間,他先是韜光養晦,族滅權臣宇文護。而後親掌萬機,平滅北齊高氏。同時,這位勇武皇帝還崇尚節儉,平時身穿布袍,寢布被,全身上下沒有金銀寶玉裝飾,同時對於那些雕文刻鏤的宮室,錦銹衣物,全都一概禁止。前朝宮殿有恢宏華綺的裝飾,他嚴命撤毀,改為土階數尺,務為儉仆。史載,這位周武帝勞謙接下,自強不息,打仗時步行山谷危澗,履涉勤苦,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周武帝自己甘之如飴。行軍時見有兵士光腳走路,周武帝甚至脫下自己的靴子給小兵穿上。與敵對陣,皆親冒矢石,一馬當先,多次差點以帝王之尊身陷死陣。破齊以後,又降服突厥,進攻南朝,從當時周朝的氣勢來看,一兩年時間內,天下一統很快就要成為事實。

然而,天妒英才,不假予年,宇文邕北伐路上忽遇暴疾,死在兵車之上,終年才三十六歲。遺詔,太子宇文赟襲統大寶。

恰恰是這位不到二十歲的兒子,史書上所稱的“周天元”、周宣帝,襲位兩年多時間,把武帝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大好河山折騰得煙霧四罩,民不聊生,言所難言!

周武帝活得的時候,對幾個兒子約束很嚴,尤其是對太子宇文赟,偶有小過,動不動就大棍子狂揍一頓,並警告說:“自古至今被廢的太子數目不少,難道我別的兒子就不堪繼任大統嗎。”同時,他嚴令太子東宮官屬每月寫一份詳細報告,細細稟明太子一個月的所作所為。這樣一來,嚇得這位好酒好色的太子爺竭力壓抑自己的癖好,和眾多臣下一樣在北方冬天的五、六點鐘即冒嚴寒佇立於殿門外等待早朝,可謂是用心良苦,演戲很投入,畢竟懼從心來,真怕老爹一怒之下廢了他,另立別的兄弟為皇儲。

史稱:“宣帝初立,即逞奢欲。”周武帝的巨大棺材還擺放於宮中,未及入斂,宇文赟臉上不僅絲毫沒有死了親爹的愁容,還自撫著腳上的杖痕,大聲對著武帝的棺材叫罵:“死得太晚了!”

一轉身,這位新皇馬上把武帝的嬪妃宮女叫到面前,排隊閱視,模樣俊俏的都一一納為自己的後宮。封建時代,倫常嚴謹,即使周武帝的嬪妃比宇文赟還要年輕,輩份上講仍是母輩,太妃級的人物,這位新皇全然不顧這些帝王禮儀,擁著那些年輕的後媽們共入花闈,春風遍度。

此外,他當皇帝後下的第一道行政命今就是破格提升他當太子時一直為他出謀劃策的吏部下大夫鄭譯為開府儀同大將軍、內史中大夫,委以朝政。(正是這位鄭譯,兩年後宇文赟一死就投靠楊堅,矯詔宣楊堅入朝輔政,幫助楊堅篡周立下首功)。

宇文赟帝座剛剛坐穩,馬上就誅殺了他的叔父、功高德茂的齊王宇文憲。齊王死時35歲,所生六子,除長子宇文貴先前病死,其余五子一並伏誅。封建時代講究斬草除根,這種下場並不奇怪。依理深究,如果宇文赟是幼主即位,主少國疑,尊親大臣們為國家大計出發,誅殺像宇文憲這樣位望尊隆的皇叔並非是什麽壞事,這種作法能維持封建皇統的正當延續,說不定宇文憲會像北齊的孝昭帝高演那樣把侄子從皇位上驅除自己來做。但宇文赟那位時年已二十,青春正盛,乾鋼獨攬,馬上以無名之罪冤殺這位仁德善戰的叔父,頓時大失天下所望。

宇文赟當太子時周圍有碩儒指導,讀書很多,對漢族的典籍很有研究。按理說這位青年皇帝天資不低,但偏偏是只知斷文取義,只尚浮皮表面的東西。他上台後不久就大會群臣,規定大家都按古制穿上漢魏衣冠,峨冠雲帶,博領大袖,飄然欲仙,好看是好看,但實用性肯定不如他父親周武帝在世時的窄緊胡服實用。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在亂世之中占了不少先機,宇文赟一反其道,采用漢魏朝儀,華而不實。當然,他身死以後,那位老丈人楊堅建立隋朝,由“胡”變“漢”的過程倒為他本人先完成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