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下日落太原城北漢的頑強存在(第6/11頁)

劉承鈞讓大外甥劉繼恩做太原尹,太原是北漢國都,做太原尹實際上就等於確定了劉繼恩的皇儲地位。劉承鈞雖然被困在太原做“孤家寡人”,但並非對柴榮沒有想法,劉承鈞密使人去金陵和成都,連結孟昶和李璟,做為外應,因為他們最大的敵人都是柴榮,所以合縱戰略是少不了的。

雖然柴榮曾經大敗過父親,但那是舊歷,不算數,劉承鈞想給柴榮號號脈。正好此時柴榮再次率周軍主力南下和李璟爭奪淮南,同時周隰州(今山西隰縣)刺史孫議得病暴死,劉承鈞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便於北漢天會二年(公元 958年)二月,發兵攻隰州。周建雄軍節度使楊廷璋見劉承鈞偷奸取巧,氣不過,派都監李謙博火速去守隰州。李謙博趕在北漢軍來之前進入隰州,開始死守。

北漢軍殺到城下,開始攻城,不過李謙博善守城,打了幾回沒得手。楊廷璋覺得北漢軍打累了,就派人入城約好李謙博,各帶奇兵夜襲北漢軍,漢軍無備,被周軍殺了個痛快,死傷千余,劉承鈞見偷雞不成蝕把米,只得自嘆晦氣,收兵回去。

劉崇生前一直被郭威死死壓下一頭,劉承鈞不甘心自己再做柴榮的配角,還想出頭。北漢天會三年(公元 959年)五月,柴榮北伐契丹,中途得病,只好罷兵南還。劉承鈞這次雖然吃了打,但心下癢癢,在邊境上動手動腳,看能不能在臭水溝裏摸出來條魚來。劉承鈞運氣不好,摸來摸去,結果摸到了李重進這條水蛇,被李重進狠狠的咬了一口,死傷萬把弟兄,劉承鈞無奈,認命吧。

一個月後,從汴梁傳來重大利好消息:柴榮病死,幼子柴宗訓即位。劉承鈞大喜,還沒笑完呢,又傳來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的消息。劉承鈞楞了:“趙匡胤是哪路好漢?想必不會比柴榮強吧。”

劉承鈞繼位以後,其實已經得到好多次他自認為的好機會,可一次都沒抓住,別說大魚,一條小蝦米也沒摸過。不過劉承鈞就這點好,愈挫愈勇,韌性很強,這次沒摸到,下一次總該能摸到,人生最不缺的就是“下一次”。

機會又來了,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原守潞州的周昭義軍節度使李筠深感郭氏父子厚恩,不願跟趙匡胤這個子侄輩混江湖。也難怪,李筠當年在唐明宗子秦王李從榮手下做親衛軍的時候,趙匡胤還是個吃奶的娃娃,李筠為郭家建立的功勞不遜於趙匡胤,憑什麽給你下拜?算哪門子老大?不服!

劉承鈞聞訊大喜:“滅宋興漢,正在此時!”派人帶著蠟丸密信潛至潞州,勸李筠共同起兵滅掉趙匡胤。李筠不顧兒子李守節的苦苦哀勸,派判官孫孚、衙校劉繼忠去太原向漢朝稱臣,並請劉承鈞發兵南下。劉承鈞要的就是你這話,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劉承鈞想去請契丹人一起幫忙,劉繼忠承李筠之命,不希望契丹人摻和其中。劉承鈞覺得兩路兵馬也夠用的,北漢天會四年(公元 960年)五月,劉承鈞親領雄兵南下。

行前,漢左仆射趙華勸劉承鈞:“李筠恃勇寡謀,不足成大事,我們犯不得因為李筠得罪汴梁。趙匡胤雄才不下柴榮,萬一彼引兵來犯我,陛下如何處置?”劉承鈞根本聽不進去。

趙華說對了一半,李筠能力一般,但正如諸葛亮《後出師表》所言:“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劉承鈞坐在河東等死終不是個辦法,今天他不南下,趙匡胤早晚也要北上,不如見機行事。

劉承鈞率軍來到太平驛(今山西襄垣西南),李筠率文武伏拜山呼萬歲(給柴榮丟臉!),劉承鈞封李筠為西平王,地位高於漢宰相衛融。不過李筠看到劉承鈞只帶了萬把人,心中頗為後悔:“早知道劉承鈞如此窮酸,我還跟他混什麽?兵還沒我多呢。”宴間,李筠哭道:“臣受本朝太祖皇帝、世宗皇帝厚恩,不得以為報,今天起事,為復故國故也。”

也不知道李筠有意無意,北漢和周朝有“殺子滅國”大仇,劉承鈞一聽,臉立刻沉了下來,暗自思襯:“李筠如此懷念偽周,豈能忠事於我?不如拿掉李

筠,自得潞州。”等李筠準備回潞州備戰的時候,劉承鈞派宣徽使盧贊做潞州監軍,明擺著要架空李筠。盧贊也覺得自己是個人物,經常在李筠面前指手劃腳。李筠和劉承鈞本就不是一路人,勉強苟合一時,到底還是起了嫌憎。李筠只想滅掉趙匡胤為柴榮報仇,管不了劉承鈞,留下李守節守潞州,自率三萬精銳赴澤州(今山西晉城)扼守,北漢宰相衛融隨軍前去。

趙匡胤知道李筠不甘心給自己做小,宋朝新建數月,留下李筠這個炸彈終究不是個辦法。北漢天會四年(公元 960年)五月,趙匡胤親征李筠。宋軍的底子都是柴榮打下來的,戰鬥力沒得說,宋軍石守信、高懷德部在澤州城南遇上李筠,兩軍大戰三百回合,宋軍大獲全勝,北漢監軍盧贊戰死陣中,李筠逃到澤州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