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第3/4頁)

唐寶應二年(公元 762年)四月,唐玄宗李隆基病死,在李隆基陰影下當了六年兒皇帝的李亨終於可以為所欲為了。李亨背著中興大唐的美名,但他卻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中興皇帝,劉秀中興漢朝是貨真價實的。實際上,與其說是李亨“中興”了唐朝,不如說是一代名將郭子儀“中興”了唐朝。而且,唐朝的這次“中興”不過是延緩了唐王朝的覆滅,和劉秀重建大漢並開創光武、明、章盛世是遠遠不能相比的。

李亨做了七年皇帝,一事無成,還內外受制,受寵妻張氏的挑唆,殺掉了最有才幹的兒子建寧王李惔,自毀長城,實在愚不可及。太上皇剛死,大太監李輔國就在長安發動政變,收捕皇後張氏並越王李系等人。李亨聞變驚死,此時距李隆基死日只隔了十三天。

唐肅宗李亨的長子李豫不出意外的繼承了帝位,稱做唐代宗,但李豫的治國才能明顯不如他冤死的弟弟李惔。李豫當國十七年,無一年不戰亂,局勢亂七八糟,絲毫不見好轉。

李隆基、李亨時代,唐朝還只是內亂,出了一窩家賊。可到了代宗時,唐朝面對的就不僅是內亂,還有外禍。吐蕃趁著安史之亂,實力逐漸強大起來,並開始向唐朝發起挑戰,不僅攻陷了唐朝的河西重鎮,而且還將唐朝以前開拓的西域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全都笑納。一躍成為西部強國,唐朝的西部邊境居然從巴爾喀什湖一線急速退到了天水,距離首都長安不過區區數百裏,唐朝的衰勢可見一斑。

唐大歷十四年(公元 779年)五月,李豫病死,皇太子李括即位,李括在歷史的名氣稍大一些,就是唐德宗,在學術界尤其受到重視。因為在唐德宗時期,唐朝由楊炎實行了兩稅法,這次稅費改革對歷史的影響相當大,將此前實施亂七八糟的稅種總並為戶稅和地稅,砍掉一大批將老百姓壓得喘不過氣的稅種。兩稅法先算出國家財政總支出數,然後再確定國家財政收入的總數,中央政府將財政大權死死抓住,消滅了中央控制地區再出藩鎮作亂的可能,這不僅在當時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也具有非常大的歷史意義。只是楊炎有個永遠也洗不清的歷史汙點,他黨附於權臣元載,和德宗時另一個理財高手,整頓漕運、改革鹽務的劉晏有仇,尋機害死劉晏,留下千載罵名,實在可惜。

唐德宗時代還有兩個“名臣”值得一提,一個是大名鼎鼎的奸臣盧杞,忌賢妒能、殘害忠良沒少幹,前面提到的改革家楊炎(楊炎至少是個能臣)就是被他弄下台的。另一個就是“代替”唐德宗做了幾天長安皇帝的太尉朱泚,朱泚趁唐德宗躲避兵變“親征”離京之際,在叛兵的擁戴下,做了大秦應天皇帝。他異想天開,想滅掉唐德宗,做一個真皇帝,居然去攻擊唐德宗,結果一敗塗地,被部下殺掉。

唐德宗這時也老大不小了,受不了這個驚嚇,唐貞元二十一年(公元 805年)正月,唐德宗“龍馭上賓”,留下了殘疾兒子唐順宗李誦。李誦在位不滿一年,卻也幹了件在當時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讓名臣王叔文進行改革,史稱永貞革新,因為觸動了宦官集團和權貴集團的利益,而被皇太子李純聯合兩派打倒,王叔文被殺。

唐永貞元年(公元 805年)八月,唐順宗禪位於太子李純,也就是唐憲宗。王叔文集團全都被貶,其中就有兩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柳宗元、劉禹錫。

唐憲宗在歷史上很有名氣,以前課本上有一篇《李愬雪夜入蔡州》,講的就是唐憲宗時大將李愬平定淮西軍閥吳元濟。唐憲宗確實很有才幹,對割據軍閥實行鐵腕政策,打掉了一個吳元濟,換來十幾年的相對和平,確實值得稱贊。唐憲宗元和年間是唐詩“中興”的一個關鍵時期,唐詩史上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元稹、劉禹錫,以及唐宋八大家的韓愈、柳宗元都活動在這一時期。

可惜唐憲宗對外有余,對內不足,宦官集團勢力在唐憲宗時日漸坐大,幹預朝政之劇烈,在此之前絕無僅有。唐元和十五年(公元 820年)正月,唐憲宗死於宦官陳弘志之手,這也開了唐朝宦官殺皇帝的先河,影響極其惡劣。

有史家說唐憲宗時才算是唐朝真正的中興時期,其實就元和年間來說,比肅宗、代宗、德宗時代形勢稍好一些,但最終自毀前程,也不算是真正的中興,用回光返照來形容更為恰當一些。

唐穆宗只當了四年皇帝,而且是非常典型的昏庸皇帝,對外對付不了藩鎮,對內對付不了宦官,成日沉漁酒色,毫無建樹,唐長慶四年(公元 824年)正月,三十歲的年紀便成了“古人”。唐敬宗李湛是穆宗的長子,可論起唐敬宗來,簡直讓人哭笑不得,這個皇帝非常有意思。李湛首先是個頑皮的孩子,其次才是個皇帝,這一點上,和七百年後的明武宗正德皇帝倒是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