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第2/4頁)

此時的大唐皇帝李隆基還在溫柔鄉裏,剛聽到安祿山造反的消息還不相信,而且告訴他消息的正是安祿山的死敵楊國忠,等到告發安祿山造反的奏章雪片般飛送到李隆基的手上,這個糟老頭子才相信“幹兒子”居然敢反老子,又是傷心又是氣憤,又無可奈何。七十多歲的老頭兒估計幾夜沒睡著覺,這個難過啊,怎麽辦?還去華清池洗鴛鴦浴嗎?沒興趣了,還是先把反賊安祿山擺平再說吧。

先後派出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一時名將前去剿逆,種下的是希望,可收獲的卻是絕望:三大名將全都敗給了安祿山,全軍覆沒,跑回來的都沒幾個。當再次得到消息的時候,安祿山已經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難道是慕容垂的後代?),做了聖武大皇帝。“燕”軍又下河東、華陰,鋒鏑直逼長安門戶潼關險障。

這下可把老頭子嚇壞了,叛軍都到了潼關?那還了得,潼關要丟了,長安還能保得住?自己還經常嘲笑梁武帝,哪曾想到造化弄人,自己親手復制了一個 “侯景”,馬上就要把自己復制成“梁武帝”了,難道自己真是梁武帝轉世?想來想去,絕對不能做梁武帝第二,幹脆跑吧,反正這會還來得及。

還別說,李隆基、安祿山這對活寶象極了二百年前的蕭衍老公和侯景,唯一不同的是,蕭衍餓死台城前還見過侯景,臭罵侯景負恩。而李隆基和安祿山則山水遙迢,永無相見之日。

楊國忠是蜀人,自然慫恿逃到西川,雖然隴西也可以去,但隴西地勢平坦,不如蜀中地形險要,想來也只有西川這個大後方可供自己落腳了。唐至德元年(公元 756年)六月,李隆基帶著皇子皇孫、妃嬪美人、貴族大臣狼狽的朝西川逃去。最可笑的是,逃就逃吧,居然還弄個“西征”的旗號,安祿山在東邊造反,他卻向西“親征”,西邊有賊嗎?呵呵。

長安不要了,祖宗社稷也不要了,顧命要緊。一大幫子貴人們跟流民似的,爭先恐後的朝西邊跑。李隆基這個皇帝當的可真夠窩囊的,臨老時還要受這個氣,何況這個氣還是他自找的。哪知道親征也是件苦差使,一路上顛簸受驚,半路上還被一個老村頭痛罵了一頓:“祿山久有反心,天下共知,獨陛下縱奸肆回,致使四海崩亂,一發不可收拾。當年宋璟為相,善言進納,天下是以太平。而今廟堂之上,多苟蠅諂諛之輩,陛下深居宮中,不知天下事,仆雖草野荒服之人,亦知國事危殆如此,然臣微身無路進白,何以啟達天聰?”李隆基慚愧不已,流淚長嘆。

這些倒沒什麽,臉皮一厚,都過去了。最讓李隆基終生不能釋懷的是,在馬嵬坡,自己最喜歡的那個“兒媳婦”楊玉環被自己手下的士兵逼死,這比要了他的命還難受,楊國忠也被亂兵所殺。李隆基辛辛苦苦,好容易跑到成都,慶幸自己終於不必做“梁武帝”了,實在不行就做“劉備”吧。

這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沒有經過李隆基的同意,公然稱帝,奉李隆基為太上皇帝。李隆基顧命要緊,把這副爛攤子甩給兒子也好。

唐至德元年(公元 756年)六月,安祿山的“燕軍”耀武揚威的進入長安,這場中華民族歷史轉折點的安史之亂達到了高潮,但隨之也陷入低潮,安史起事注定只是一場戰亂,一個歷史轉折點,而不是改朝換代。除了唐朝氣數未盡這一宿命論觀點之外,更重要的是安祿山,以及之後的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們面對的不再是一個老而昏憒的李皇帝,而是以郭子儀為代表的一大批忠於大唐的名將。

安祿山以及手下那幫馬仔沒有一個是郭子儀、李光弼,甚至是張巡、許遠的對手。加上唐朝各地的兵力恢復元氣,以及正確的戰略指導思想,最終將這場唐朝歷史上的超級大禍撲滅,唐朝繼續苟顏殘喘下去。這場叛亂的第一主角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掉,安慶緒又被史思明殺掉,史思明又被兒子史朝義殺掉,史朝義被部下李懷仙殺掉,執頭獻與唐廷,一場大亂,就此收場。

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下去,唐朝也再一次“中興”,但這場空前規模的叛亂給唐朝的打擊是致命性的。安史亂後,唐朝一闕不振,各地掌握軍政財權的軍閥們乘勢而起,開始武裝割據,不服中央政府管轄,經常和中央對抗。唐朝打掉了安祿山,可又冒出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安祿山”,這就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 “藩鎮割據”。終唐之世,藩鎮之禍也沒有解決掉,雖然唐憲宗時平定淮西,藩鎮著實老實了一陣子,但這不過是狂潮洶湧前可怕的平靜而已。

唐玄宗雖然最終回到了長安,但受盡了兒子李亨和太監李輔國的氣,加上懷念楊玉環,痛上加痛,唐肅宗寶應二年(公元 762年)四月,一代風流天子李隆基病逝於長安神龍殿,壽七十八歲。雖然他有幸沒有做梁武帝第二,但唐高祖李淵和號稱史上第一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創下的萬世基業實際上毀在了李隆基手上卻是不爭的史實,這個罪名,李隆基要永遠的背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