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留發與留頭:兩難的抉擇被征服者的反抗(第5/7頁)

最後,這五千拖著大辮子的漢人清軍,竟搶奪三百大船的財物,統統在李成棟的指揮下運離嘉定。

此為嘉定一屠,共有近三萬人被屠殺。

幾天之後,有一位叫朱瑛的義士聚集逃跑於周遭的民眾共兩千多人,重新回到嘉定,處死歸降清軍者和清軍委派的官吏,在葛隆一帶設伏消滅了李成棟的一支小分隊。

氣惱至極的李成棟忙率軍回攻嘉定,並在路上把葛隆和外岡兩個鎮子的居民全部殺光。被民眾趕走的清軍委派的縣令浦嶂為虎作倀,領著李成棟軍士直殺入城裏,把還在睡夢中的居民殺個精光,積屍成丘,然後放火焚屍。

這個浦嶂不僅把昔日幾個朋友婁復文等人整家殺盡,還向李成棟進言:“若不剿絕,必留後患!”清軍殺得興起,嘉定又慘遭“二屠”。

二十多天後,原來南明的一個名叫吳之番的將軍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邊民眾也紛紛響應,竟在忽然之間殺得城內清兵大潰出逃。

不久,李成棟整軍反撲。吳之番所率兵民大多未經過作戰訓練,很快潰不成軍,吳將軍自己提槍赴陣而死。

李成棟軍第三次攻城,不僅把吳將軍手下數百士兵砍殺殆盡,順帶屠殺了近二萬剛剛到嘉定避亂的民眾,血流成渠,是為“嘉定三屠”。

經過如此慘酷的“三屠”,江南大部分地區遠近始剃發,自稱大清順民。

在血海肉山的殺戮淫威下,反抗的烈焰終於漸趨熄滅。李成棟因為這些“赫赫”功勞,被清廷提拔為江南巡撫。不久,清廷把他調往東南,派他去平滅南明的另一個皇帝隆武帝。

在嘉定一帶殺人的是前明降將李成棟,而在江陰一帶殺人的,是前明另外一個降將劉良佐。

這兩個前明降將,在江南犯下累累罪行,罄竹難書。

剃發令下,血流成河,江南人民,以百萬頭顱的代價,終於認清了清朝統治者的兇殘面目。至此,他們對於“大清”的幻想,告於終結。

所以,當時在江南的一個外國傳教士就感慨:“辮發胡服之新制,大招漢人之反感,彼等對於滿洲政府,群起反抗。漢人以為,受此強制,辮發胡服,較諸處於任何異族之徼號為恥辱。先前為保頭顱而柔順如羊之漢人,今因為保其發服而奮起如虎。如當時江南諸王(指南明諸王)能一致奮起不生內訌,則滿人能否統一中國,尚屬疑問。”

強迫剃發之舉,不僅僅戕殺了無數人命,其實,從清王朝本身來講,也嚴重阻礙了它在中國的統一進程。

以李自成余部為例。自李自成通山被殺,其屬下數十萬人,一時間群龍無首。馬進忠、王允成、牛萬才等人皆在嶽州等地向清朝英親王阿濟格表示歸降;劉體純、田見秀等人向清將佟養和歸降,安置荊州;李錦、高一功等人向武昌清軍投劄,表示在湖南歸順;郝搖旗等人也寫降表,皆有歸降之意。而且,根據清朝档案,這些農民軍頭領的降表書劄,一應俱全,絕非空穴來風,且當時他們決非“詐降”。因為,農民軍與明軍二虎相鬥,兩敗俱傷,當時的勝利者,惟有清軍一方,向他們降附,大勢當然之舉。但是,所有這些農民軍軍將,皆要求以“不剃頭”為條件。

清廷“剃頭詔”下,各地的府衙奉命死催,各部農民軍殘部終於為保漢族冠發,紛紛而起,轉投明臣何騰膠和堵胤錫。因為留發復叛,幾十萬大軍,登時與清廷為敵怨。

日後,金聲桓、李成棟、吳三桂反清復叛,也都是以“留頭發、復衣冠”為號召,致使無數中華赤子為恢復大明衣冠而群起響應。

順治十一年(1654年),清廷與鄭成功談判。本來因父親被羈押,鄭成功已在福建安平會見清使,大有講和示好之意,並欲接受清朝“海澄公”之封。但是,恰恰因為清使要鄭成功先剃發而開讀詔書,致使雙方喪失回旋余地,談判終告破裂(江日升《台灣外紀》)。

留發復衣罪當死——陳名夏案始末

順治十一年(1654年),清朝的內翰林秘書院大學士陳名夏,因“南黨案”被誅。而其挨殺最大的原因,正是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只要留了頭發,恢復明朝衣冠,天下就太平了!”

不少淺薄學者以為陳名夏心懷故國大明朝。非也,此人乃不折不扣地忠於清朝。正是由於清廷中各派漢臣的相互傾軋,最終才使他被清朝主子以弓弦絞死。

陳名夏之死,當時有些漢人學者暗中深加同情,以為他“衣冠復明”的主張非常正確。也有人認為他是忠臣見忌被殺。

其實兩者都不是,陳名夏被殺,完全是他自己說錯話,被清廷之中同為漢人的政敵大臣抓住把柄,急往清廷主子處告訐。猜忌之下,他不死,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