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半明半滅大明朝崇禎帝的自殺和鳳子龍孫的下場(第5/31頁)

崇禎二年,給事中劉懋奏言整頓驛站。他出發點不錯,通過整頓、精簡,可以節省國家經費開支,抵消新餉。搞了一年多,裁撤數萬驛卒,共省下六十八萬兩左右的白銀——這區區六十八萬兩白銀,事後證明,恰恰成為明王朝滅亡的代價——由於裁減驛卒,李自成下崗,這位爺無奈之下,憤而參加農民軍,“奮臂大呼,九州幅裂。”所以,七品給事中的一紙奏文,在把大明朝送入歷史黑暗的深淵的進程中使勁加了一把大力。

李自成登高一呼,饑民齊集,一天就得千把人,轉掠四方。由於在政府部門做過事,他很會組織安排,十來天內就發展到數千人,往來奔竄,自號為“闖將”(關於“闖將”的名號,不少當代和明末、清朝的學者,包括姚雪垠先生在內,均認為李自成是“闖王”高迎祥手下。其實二人根本沒有關系,更不是舅甥關系。他後來的老婆高氏也和高迎祥無關。“闖王”、“闖將”皆造反諢名,是並列關系,不是從屬關系)。

饑民四處造反,府縣官員們都是一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總是上報說是“饑民”餓極了惹事,認為到來年春天有活幹有糧食有指望時,事情會自動平息。可巧,老天弄人,陜西等地連年幹旱,饑荒越鬧越大,造反之人越來越多。待明朝中央政府真正正視這件事時,小打小鬧搶糧食的饑民暴動,已經發展成有規模有計劃有組織的造反了。

崇禎皇帝為解決問題,派左副都禦史楊鶴去任陜西三邊總督。

由於剛剛經歷了皇太極破邊入口殺至京城腳下的危機,各地抽調了不少精銳部隊抵至京畿地區。楊鶴眼見陜西各處農民軍規模龐大,手中兵少剿不過來,就主張以招撫為主,提出要實實在在解決饑民的吃飯問題,然後使饑民解散,由政府發給耕牛農具,讓農民規規矩矩種田當順民。

這種安撫策略雖然花錢多,但效果大,農民各安其業,不再會復出為盜。農民耕田有收成,生產恢復,政府可從賦稅中回收銀兩,良性循環,應該可以解決問題。

崇禎皇帝覺得有理,發詔照準。由於當時不少農民軍已經轉入山西境內,陜西只有“神一魁”農民軍的勢力最大。聽說官家招安,自己能當“幹部”,“神一魁”率著六七萬人就到了寧州,正式投降,被楊鶴授予守備一職(上校團長)。入夥的饑民紛紛領取“印票”(回鄉證),領銀子後各自回家。

當時,幾乎陜西境內所有的農民軍首領,包括“點燈子”、“滿天星”這樣的“老革命”,無一不受撫,得到相應官職。但是,得官後的農民軍頭頭有的也留有後手,他們各自私留武器,占據要地,不時派人四處劫掠富戶,號稱“打糧”。另一方面,由於明政府只撥十萬兩白銀賑濟,杯水車薪,仍舊有大多數農民窮餓至極,這些人自然也不願意就這樣回鄉等著餓死,仍舊團結在頭頭們身邊,戀戀不去。

在此種情況下,朝內“主剿派”群攻楊鶴一方的“主撫派”,指斥他浪費了大筆國帑,最終造成“屢撫屢叛”的局面。崇禎帝是個急性子,見花了銀子不見立馬成效,大怒之下罷去楊鶴官職,重新確定剿殺方針。

剿殺之下,稍稍平息的民亂趁勢又起。“神一魁”再次造反,攻占寧塞縣城。不久,農民軍頭領們互攻,“神一魁”被殺。

由於膽識過人的洪承疇被委任為總督,陜西農民軍相繼被鎮壓,郝林庵、“可天飛”等人逐一被殺。這位洪總督愛使招降和收買的手段,“以賊殺賊”,鐵角城、錐子山等叛民大本營一一被端掉,明軍斬獲數萬級,陜西境內,一時間基本看不見大股農民軍。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農民軍不是被殺光了,而是不少人遁至山西,在那裏轟轟烈烈幹了起來。

當崇禎朝臣盡力鎮壓陜西饑民暴動的同時,皇太極在東北地區發動進攻,摧毀了大淩河城。

大淩河之戰,明軍精銳數萬被殲,大量先進火器喪失,損失不可謂不大。最重要的是,皇太極粉碎了明軍步步為營東進的戰略,迫使明朝往後退縮。

崇禎七年(1634年),皇太極發兵二次入關打擊明朝,總共進行三個多月,在宣府、大同一帶大肆殺劫,擄搶百姓、牲畜不計其數,揚長而去。

狂龍入海不回頭——崇禎帝輕信農民軍“投降”的後患

見陜西境內消停一些,明廷便下令給臨洮總兵曹文詔,讓他帶統陜西、山西諸將,去山西剿農民軍。曹文詔手下兵不多,只有近四千人,立刻從甘肅慶陽開拔,經潼關、過黃河,率先擊殺蒲州、河津一帶的農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