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好男好女壞下場——“洪大全”夫婦的嚴肅笑話(第2/5頁)

給事中陳壇就上表說:“洪大全不過供賊驅策,並非著名渠魁。從前查奏逆首姓名,亦並無此人。嗣因賊眾竄出永安,於無可如何之時,不得不張皇裝點,以稍掩己過。”此奏,狠狠揭了賽尚阿一把。

洪大全被殺的時況,據《平定粵匪紀略》的眉批記載:“洪大全性極狠忍,被磔時,開目自視臠割,至刃刺心頭,一呼痛而已。”可見,這位爺絕對是“慷慨就義”。

當時圍觀的閑人眾多,眾指謾罵。洪大全忍刑嘆息,還賦詩兩句:“漢兒盡作胡兒語,爭向城頭罵漢人。”

殺洪大全,時為鹹豐三年間。賽尚阿本人很快被貶官抄家,沒人再注意他送入京城被殺的俘囚到底是什麽人。過了四年,鹹豐六年,湖南地方官奏報當地平“賊”事宜,又提到了先前的這位“洪大全”。在湖南地方的奏折中,講洪大全原名是焦亮,興寧縣人,與其弟焦三同為廩生,頗有文名。他早年就加入天地會(添弟會)。天地會又稱三合會、三點會(現在香港還有),日後上海的“小刀會”也是天地會支系。自康熙以來,清朝各地一直鬧天地會,時大時小,從未止歇。天地會原本的政治綱領是:“紅旗飄飄,英雄盡招。海外天子,來復明朝。”這種幫派人員入會後一般均有化名,焦亮化名是“洪大泉”,入廣西後見了洪秀全,他就改成“洪大全”了。

湖南地方政府文件言及洪大全,並非是想上交洪大全的“外調”報告,乃因當地天地會造反案牽涉此人。太平軍起事後,自廣西入湖南,占領道州,湖南各地天地會支派紛紛群起響應,郴州和桂陽州暴亂規模最大,而焦亮之弟焦玉晶(焦三)和焦亮之妻許月桂及妻妹許香桂三人,分別在興寧和郴州揭竿而起,配合天地會等會黨成員以及太平軍猛攻郴州、興寧等地,還一度占領過上述地區。

鹹豐六年,清朝官軍在寧遠把天地會人員圍堵,殺得他們大敗。走投無路之時,焦玉晶與嫂子許月桂在嘉禾縣自首。湖南巡撫駱秉章很興奮,查實身份後,上報北京說已經擒獲廣西“首逆”洪大全之兄弟與妻子,還報告說,許月桂“自稱大元師”,焦玉晶“充當三省賊營軍帥”,他們“攻城掠野,罪大惡極。因官兵叠次痛剿,力窮勢蹙,始來身歸命,希圖免死”,並奏稱已經依法把二人在當地淩遲處死。許月桂的妹妹許香桂,不久也在路亭被人抓住,審訊後淩遲。可嘆的是,焦玉晶、許月桂這兩個“革命”家屬造反後向政府“投誠”,仍舊不免被殺。但焦玉晶的口供,倒是解開了“洪大全”身份的歷史疑團。遙想許月桂、許香桂姐妹也曾是巾幗英雄,“穿紅袍,執長矛,躍馬如飛,率其黨拼死鏖戰”,此段描寫出自清朝官員筆下(《王壯武公遺集》),絕非天地會會眾的自我渲染。

由於賽尚阿當時為偽造“功績”,讓手下加工了一個《天德王洪大全供狀》,把洪大全描述為一個擁有手下強大武裝力量並與洪秀全聯合造反的“一字並肩王”,中外學者不少人不顧此口供水分極多,紛紛把洪大全附會成湖南天地會首領朱九濤。其實朱九濤根本沒去過廣西,他本人於鹹豐五年在湖南戰敗後遭磔殺。還有研究者添油加醋,認為天地會(洪門)提倡反清復明的“民族思想”,洪秀全提倡“宗教改革”,雙方格格不入,所以洪秀全排斥“洪大全”。這些“研究”均是受賽尚阿偽造的洪大全口供所誤導而得出。

最接近歷史真實的情況是,洪大全(焦亮)在廣西加入太平軍,自稱湖南天地會大頭目,誇下海口,引起洪秀全等人疑忌,把他好酒好肉軟禁起來。永安突圍時,洪秀全自己還怕跑不贏,就把他當累贅扔給清軍。同時,洪教主給洪大全一身好衣服穿,派人把他鎖起,安排一個婦人向清軍“告密”,說此人是楊秀清。由此,大大拖慢了清軍對拜上帝會徒眾的追擊速度。

拜上帝會為主的太平軍金田起義,根本不是與天地會的聯合起義,洪大全不可能與洪秀全“並肩稱萬歲”。廣西當時各地就有天地會會黨的多處造反,清政府稱之為“土匪”,稱太平軍為“會匪”(拜上帝會),很明確劃分了兩者的不同。此外,廣西天地會“山堂”特別多,根本沒有統一指揮,幾乎可看作是流氓黑勢力的趁亂搶劫,“散則為民,聚則為寇”,但對清政府並非心腹大患。

洪秀全起事之初,他本人曾經明確表明對三合會(天地會)的態度:“我雖未嘗加入三合會,但常聽說三合會宗旨在於反清復明……如今自康熙時已過二百年,反清尚可,復明何談!三合會又有幾種惡習為我所憎,例如新入會者必須拜魔鬼邪神,發三十六誓,又以刀加於人頸迫獻家財為入會之用,皆無道理。我們拜上帝教乃講真理,有上帝真神助佑,與我們相比,三合會卑汙不足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