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字獄——盛世須用重典(第6/34頁)

  孫默如獲至寶,他飛馬把這一“成果”匯報給圖勒炳阿。圖勒炳阿又添油加醋一番,以八百裏加急的文件報給皇帝。

  乾隆對此非常重視。一方面,他對任何政治上的反清苗頭都視如大敵,另一方面,在前兩天對夏邑事件各打五十大板後,他感覺十分不妥。因為各地密報已經傳上來,說雖然皇帝各打了五十大板,但是“平民百姓扳倒巡撫”的消息仍然像長了翅膀一樣,立刻傳遍了大清各省,那幾個敢於告禦狀的平民已經成了全國人心目中的英雄。不少地方的人聞聽此消息,準備要進京告狀。

  皇帝於是斷然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夏邑縣知縣孫默以及圖勒炳阿能偵破這樣的反清大案,“尚屬能辦事之員”。偵破反清政治大案之功與諱災這樣的小過不可同日而語,“緝邪之功大,諱災之罪小”,因此不必革職,仍留原任。

  第二,命直隸總督方觀承前往河南,與圖勒炳阿一起徹查此大案,特別是要查清這個檄文到底從哪裏抄來,背後有沒有其他組織或者情由。

  皇帝在上諭中還莫名其妙地著重說了這麽一句:“命方觀承會同圖勒炳阿前往彭家屏家抄家,以檢查彭家是否也有這道偽檄。”並且立刻命令彭家屏前往北京,聽候皇帝親自問訊。

  顯然,皇帝一定要將退休二品大員彭家屏牽連進案子中,才算罷休。

  四月二十六日,皇帝回到圓明園,結束了此次風波叠起的南巡。他召來彭家屏。在嚴審之下,彭家屏交代出自己家中確實存有幾本明末野史,比如《潞河紀聞》《日本乞師記》《豫變紀略》《酌中志》《南遷錄》等數種。

  然而,方觀承與圖勒炳阿抄家的結果卻與彭氏交代大相徑庭,原來彭家屏之子彭傳笏聞聽抄家之信後,已經把家中所有這些“禁書”一把火燒了。

  但方觀承也有成果。他說,經過審訊,劉元德交代,他的禦狀狀子曾經給彭家屏的侄子彭型看過,這從側面證明,彭家屏與這個告禦狀事件確實有關,皇帝的判斷是正確的。

  皇帝對這個結果基本滿意,他知道,一個大案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了。

  經過會商之後,大臣們認為,這個案子性質嚴重,必須嚴肅處理。“河南夏邑縣地方士民,習尚囂淩,素健訟為能,任意壽張,罔知名義乖戾取禍,遂有段昌緒等惡徒,居心狂悖,上幹天和,災祲之來實由自召”,所以段昌緒應該按照大逆罪,淩遲處死。因為段昌緒並沒有孩子,只能把他的妻子司氏、妾陳氏,發給功臣之家為奴。

  皇帝畢竟仁慈,宣布對段氏“從寬”斬立決,妻子免於入官。

  對於彭家屏,皇帝以其私藏逆書,“從寬賜令自盡”。彭氏之子彭傳笏斬監候,秋後處決。沒收家產中的房屋、衣服、器物等入官。據河南布政使匯報,彭家屏的家產有古玩玉器等一百九十余件,綢緞、氈褐衣服等七百余件,字畫手卷八十余件,俱解送進京。“至於箱內止存銀一千余兩,殊難憑信。隨喚伊管事家人範祥等逐加研訊。雖據堅供實止此數,但有無隱匿寄頓,仍飭該府縣再加確查嚴審”。

  至於彭家的幾千畝土地,皇帝的處理手法十分出奇:既然你願為貧民強出頭,那麽就把你的土地分給“該地貧民”,代你了了你的美好心願吧!

  皇帝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了對退休官員以及地方秀才不安分守己、替百姓強出頭的態度。他相信,這樣的處理結果足以消除“百姓扳倒撫巡”事件的不良影響。

  皇帝還特別命地方官員,深入民間,了解百姓對此處理的反應。據河南布政使匯報,在聽到把彭家屏的田地賞給貧民後,老百姓一致認為,彭家屏死有余辜,皇帝無比正確。“跪聽宣揚,踴躍叩頭,歡聲動地,稱此千古未有之鴻仁,天高地厚,無有倫比,惟有頂祝國祚億萬斯年,還祈代為轉奏。等語。”

  直隸總督方觀承等則匯報說,這個案子處理之後,老百姓都十分佩服皇帝的聖明,感激皇帝的大恩,對彭家屏等人無比痛恨,並紛紛表示,以後一定遵紀守法,絕不再“越級上訪”。“據士民人等同稱,我等自祖父以來,享聖朝太平之福,養長之恩。安居樂業,百有余年。恭逢皇上愛民如子,凡關民間疾苦,無不加恩矜憫。我等就雖屬愚昧,亦有知覺,若尚不知尊君親上,更何以生世為人?實不意竟有段昌緒、司氏、陳氏如此逆徒敗類,我等無不同切憤恨,深懷愧恥。今蒙開諭。我等草野小人有何報答皇恩,從此惟有益加洗心滌慮,共相勉善良,祝願歲歲豐登,人人守法,庶不致再費皇上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