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盛世之巔

  一 “以民為本”

  除了驅敵拓土之外,平定新疆戰爭的另一個意義是它的標志性。它標志著乾隆盛世達到了“全盛”,也就是基本完美無缺的階段。中國歷史上這最後一個盛世,人們通常稱為“康乾盛世”。事實上,康熙和雍正的統治還稱不上完美。直到乾隆新疆戰爭之後,清王朝在各個方面全面實現了對歷史的超越,進入無可挑剔的“全盛”。

  雖然對官員嚴酷苛刻,但乾隆對平民百姓卻十分仁慈。這一點與朱元璋非常相似。

  乾隆的天性中,有繼承自母親的善良。小時候宮中小動物死亡,他經常會淚流不止。雍正在遺詔中稱乾隆“秉性仁慈”,並非虛譽。雍正甚至因此一度擔心乾隆是否過於仁柔,以至於不能勝任皇帝這個職務。

  從小接受的帝王教育,把“重農”“憫農”思想牢牢地刻進了乾隆的腦海裏。雖然生長於深宮之中,他卻對農民生計之艱辛有頗多了解。學生時代,他寫過許多首以“愛民”為主題的詩歌。嚴冬之夜,他倚坐在紫禁城暖閣的爐火邊,聽著窗外北風呼嘯,驀然想起城外茅屋裏的窮人會怎麽熬過這個寒夜:“地爐燃炭暖氣徐,俯仰丈室慚溫飽。此時緬想饑寒人,茅屋唏噓愁未了。”

  隨父親外出謁陵打獵時,他看到農民正在地裏秋收,揮汗如雨,遂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吾聞四民中,惟農苦莫若。有年谷價低,歉年委溝壑。即今豐稔收,租重主人索。益信為政者,仁民最先著。”

  這些詩歌中的拳拳之意,較以寫憫農詩著名的李紳等並不多讓。雖然在學生期間形成的許多政治理念,在後來漫長的政治實踐中被大幅修正,但憫農重農思想,卻始終如一。直到乾隆五十三(1788年)年,年逾古稀的皇帝還親筆臨摹了南宋畫家李迪的《雞雛待飼圖》,然後命刻印多份,發給各地官員,讓他們“勿忘小民嗷嗷待哺之情”。

  因為對民生的關切,所以乾隆對水旱災荒特別關注。各地的天氣和收成時時牽系著乾隆的心。史料表明,乾隆一生多次因為災情而流淚。

  有一年,安徽太湖縣受災,災民在野外掘野菜時掘得一種“黑米”,數量甚大,摻在其他糧食中,可以用來充饑。乾隆得知後,命地方官把這種“黑米”呈上一些,自己親口嘗試後,不禁潸然淚下:

  挖蕨聊糊口,得米出不意。

  ……

  並呈其米樣,煮食親嘗試。

  嗟我民食茲,我食先墜淚。

  ……

  郵寄諸皇子,令皆知此味。

  他把這些“黑米”分別寄給幾位皇子,讓他們了解民間疾苦。

  乾隆多次說,救災是“國家第一要務”,“賑恤一事,乃地方大吏第一要務”,告誡地方官員“第一應戒諱災之念”。他當政幾十年間,始終堅持這樣的原則:“向來督撫中失察掛誤處分,朕常加寬免。或有諱災之事,朕必重治其罪。”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乾隆元年(1736年),他即位不久就因隱匿災情不報,而罷了甘肅巡撫許容的官。乾隆七年(1742年),兩江總督那蘇圖也因匯報災情不實而受到皇帝的嚴厲申飭。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山東德州發生大水。大雨一連下了七晝夜,德州居民扶老攜幼,紛紛攀登城樓,在城墻上生活多日。由於城中乏糧,百姓饑困,哭聲震天。

  其時德州城中的最高官員山東督糧道顏希深出差到省城辦事,城中沒有主事之人。雖然官倉中有糧,也無人敢決定放賑。顏希深七十多歲的老母何太夫人在官署中聽到饑民的啼哭之聲,詢問署中人員為什麽不放糧。署員說,放糧乃是國家大政,必須等顏道員回來後奏請上級批準才行。否則擅動倉谷,處罰極嚴。不但要丟官,還需要補賠。

  何老太太聞聽,勃然大怒,說:“此何時也!猶拘泥於常法乎?況德州距離省城甚遠,如果等我兒子回來,再經詳奏核復,那麽數十萬災民都將成餓殍矣!你們無須憂慮,馬上開倉放賑,以解倒懸。如果將來朝廷怪罪下來,一切由我兒子承擔。如果要賠償,我願盡吾家所有,查封以抵償。”

  在老太太的力爭下,倉庫管理人員終於打開了糧倉,數十萬饑民得以全活。

  消息傳到省府,山東巡撫非常震驚。他們以擅動倉谷,蔑視國家體制,加以舉報。皇帝得知此事憤然批道:“有這樣的賢良母親和好官,為國為民,權宜通變,巡撫不但不舉薦,還要彈劾,怎麽能鼓勵那些為國考慮者!”皇帝降旨,已動用的倉谷,準許作為正項開銷,無須賠補,並且特別賜給顏母三品封誥。從此,皇帝對顏希深母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顏氏也因此仕途通暢,一路飛黃騰達,很快高升到督撫之高位。(謝驥《論“顏氏文化”的三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