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奉迎天子,曹操擅權(第3/3頁)

劉協緩緩地踱著步,驀然停住,眸子灼然生晶:“國舅,以泰山壓丘墳,如何?”

董承一怔,隨後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他擔憂地說:“此計雖良,但臣擔心去一董卓,又來一董卓。”

劉協悵然一嘆:“不得已而為之,國事糜爛至此,非雄俊不能定之,倘若曹操有匡正之才,俾得社稷全存,宗廟底定,朕九泉下方有顏面去見漢朝先祖;倘若又來一董卓……”他刹那無聲,蒼白而清秀的臉上漸漸生出浮翳,他用近乎悲壯的語氣說,“唯有博局,方能知輸贏。”

十六歲的少年天子擲地有聲的話聽來令人心痛,董承只覺一股悲意澎湃而至,雙眸滾下熱淚來。

十日後,天子在洛陽召見兗州刺史曹操,曹操著一身幹凈整潔的文官朝服,皂色官服得體地熨著他挺直的腰板,進賢冠的巾幘緊緊貼住他寬闊的腦門。他誠惶誠恐地拜在皇帝禦座下,說話的聲音不高不低,溫和如檐下安靜的和風,和那些粗率鄙陋的涼州武人比起來,曹操仿佛一盞雍容華貴的白玉高足杯,灼灼晶瑩,讓人難忘。皇帝想起了史書裏說的“漢官威儀”的故事。

曹操見到天子的第一個請求,是懇請天子移駕至許,在許建立新國都。

皇帝問:“卿何作此念?”

曹操謙誠地說:“洛陽殘損,宮室隳壞,田疇荒蕪,至尊委屈居此,既不能奉給養,亦不能供百官,臣是以請陛下遷都。”

皇帝認真地想了很久:“許地雖安,然宗廟社稷非一朝能建,帝都亦非尋常郡縣,卿之心意雖好,奈何其事繁蕪,遷都不是小事,牽一發而動全身。”

曹操鄭重道:“陛下放心,臣會竭盡所能,俾使宗廟重建,社稷重復,陛下居中指揮,一切瑣碎叢爼皆由臣處置。”

皇帝靜靜地看著他:“卿一片赤心,為社稷計,為朕計,朕允可。”

曹操謝恩不已,說畢遷都之事,又奉上糧秣救急,皇帝觀察著他的謙恭忠誠,卻始終忐忑,他不知道自己是從此脫離了藩籬,還是掉入了更深更可怕的牢籠中。

漢獻帝建安元年八月,兗州刺史曹操奉迎天子遷都於許。天子任命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百官總己聽於曹操,天下為之震驚,人們隱隱感覺到,一個新的時代已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