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朱翊鈞索銀說歪理 戚大帥春節送胡姬(第3/5頁)

張居正不假書冊,單憑記憶就能把該講的事闡述得清清楚楚,這一點,朱翊鈞深為欽佩,他不解地問:

“防寇治水,歷朝歷代都是大事,為何前朝都不做,單等我朝才來實施?”

“因為前朝皇帝手上沒有錢!”張居正斬釘截鐵地回答,“皇上方才言及太平天子,依臣之見,太平天子一是手上要有錢;二是拿了這些錢不是去花天酒地,而是應該用來鞏固國防,為百姓辦好事,辦實事。總而言之,取天下之財用於天下,才是萬民擁戴的聖君:”

幾句話硬邦邦的,朱翊鈞被嗆得半天說不出話來。但他也深知師相的話句句都在理,便以商量的口吻說道:

“既如此說,朕只要十萬兩銀子,張先生你看如何?”

依張居正的想法,是一兩銀子也不願給,但他也不好太駁皇上的面子,只得點頭應允。離開平台之後,在去積香廬的路上,他腦海裏反反復復想著這件事。最後,還是馮保說過的那句話讓他心悸:皇上長大了。

轎子擡到積香廬的門口,天色已經黑盡。掛在大門檐下的四盞皮絹大紅燈籠,在寒氣中搖曳著柔和的光芒。張居正剛下轎,積香廬主管劉樸就走上前來稟道:

“首輔大人,戚大帥已經到了。”

“啊,他在哪裏?”

“在這裏。”

隨著一聲洪亮的應答,只見一個身著三品虎繡武官補服的將軍大步繞過照壁,拱手前來相迎,這便是薊鎮總兵戚繼光。今天中午,戚繼光指派自己的心腹參將金鈺趕到內閣傳話,說是晚間進京,要找個地方與張居正私下嘮嘮嗑兒,張居正便選了積香廬,這也是他一散班就急急忙忙趕來積香廬的原因。乍一見到風風火火的戚大帥,張居正便忘卻了所有的煩惱,笑道:

“元敬兄,你到了多久?”

“一盅茶工夫。”戚繼光擡眼看了看四周,言道,“早就聽說積香廬,今天第一次來,倒真是個宴樂遊賞的好地兒。”

“何時你有空閑,也來這裏住幾天,散散心。”張居正說著,又問,“薰風閣的豬頭收到了嗎?”

“收到了。”戚繼光答。

這位戚大帥同張居正的前任高拱一樣,有吃豬頭肉的嗜好。每年春節,張居正都會從薰風閣買最好的薰豬頭,派專人用騾車送往薊鎮戚大帥行轅。前幾天過罷小年,他又命管家遊七辦理此事。

說話間,兩人已走進了山翁聽雨樓,地龍燒得很暖,兩人都脫了鬥篷和棉袍。接了先前的話,戚繼光又道:

“首輔大人,今年的薰風閣豬頭,你怎麽送這麽多,整整一百只。”

張居正答道:“我聽說往年送給你的豬頭,你都分送給部將,甚至長城哨所的兵士,自己往往一只都剩不下,所以就吩咐遊七,今年多給你送一點。”

“多謝首輔關愛,”戚繼光看著張居正憔悴的臉色和凹陷的眼窩,動情地說,“首輔大人,幾個月沒見,你可又瘦多了。”

“豈只是瘦,精神也差得多,”張居正一下子又記起下午平台召見的事,不由得撫髯長嘆,說道,“也許,我現在應該歸政了,退隱林下頤養天年。”

“首輔何出此言?”戚繼光驚問。

張居正不能將下午在平台的君臣對話告訴戚繼光,只是委婉言道:

“早在去年,不谷見聖上已經長大,可以獨自親政,心裏頭就松了弦兒,萌生退隱之意。”

“咱聽說,李太後不允。”

“是啊,”張居正撩起窗幔,看了看窗外的夜色,答道,“慈聖太後一直信任不谷。他看出皇上有親政的意思,竟然教訓皇上說,‘三十歲之前,你想都不要想親政的事兒,一切還得請教張先生’,太後這麽一說,倒叫不谷左右為難。”

“李太後這句話,在底下傳得很廣。”

“是嗎?”

“官員們都知道,如今皇上發下的所有聖旨,其實都是首輔的擬票:大家心照不宣,認為要想辦什麽事,與其找皇上,不如找首輔:”

張居正對官員們的這種心態早有預料,只不過沒有人當面給他捅穿而已:這種局面對他究竟是禍還是福,他心底也是清楚的:他之所以還不能痛下決心離開宰揆之位,一來擔心萬歷新政的夭折;二來也不好拒卻慈聖太後的信任。此時,他對戚繼光說:

“元敬兄,官員們的種種議論,我也略有耳聞。有些官員甚至認為皇上成了傀儡,這與事實不符。我張居正雖然受太後之托,行使攝政之權,但任何時候,我都是皇上的臣仆。”

“首輔可以這樣說,但官員們心裏頭不這樣想,你拿他有何辦法?”

戚繼光與張居正關系非同一般,故說話直來直去,張居正知道這種話題縱然談論三天三夜也不會有什麽結果,便收攝心神,勉強一笑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