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大軍出塞(下)(第2/3頁)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幹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周厚仁臉喝得通紅,舉著杯,劍鞘用力拍打桌面,保安州城這家酒樓內,上下幾層,密密麻麻,皆如他一般之人。

李祥卿已在州城尋到一個賬房職事,看周世兄今日,似乎變了一個人似的,整座酒樓,也是一片狂熱,他有點恐懼,也有點興奮。

聽人再唱,合著響亮整齊的,劍鞘刀鞘拍打聲音:“……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最後整個酒樓,一片的吼叫合唱。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

“他們還是我大明國人嗎?”

很多外來派駐宣府之人暗暗心驚,便是鎮內錦衣衛暗諜一樣內心驚恐,人說胡兒強悍,婦孺老幼人人可戰,然他們的兇悍之氣,比起這些宣府鎮人,卻大大低了幾個档次。

每當看到他們,就想起暴秦,聞戰而喜,一手提著人頭,一手拿著刀劍,上面滴著鮮血,功勛,就是他們追逐的目標。

“這就是永寧侯說的開啟民智?要的結果?”

孫傳庭看著樓下沸騰的人群,刀劍的寒光,耀花他的眼目,比起很多地方百姓的麻木不仁,這裏總是沸騰激昂的,這裏讀書人密度,也是大明最高,年輕學士,更占了大部分。

特別在東路,每城每池,每個屯堡,都有學堂,所有適齡孩童,均需入學。

他們免除學費,還供給服飾與餐食,他們學習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還有華夷之辯,各類知識等,所以外人看來,宣府鎮人,總有一種特別的氣質,自信又昂揚。

不過孫傳庭覺得,類似宣府鎮民眾出現在大明別地城池,國朝是難以統治的,官府是難以治理的。

別的不說,眼前一群群帶著刀劍的人流,個個還學過技擊之術,各地衙役鄉勇,哪是他們對手?隨便出點事,雙方對決,只有狼狽而逃的結果。

不過在這裏,不說駐城軍隊,便是巡捕司,力量也是強大的,每個巡捕,除了腰刀鐵尺,還攜有鳥銃手銃,鎮壓力量上,占了決對上風,加之東路百姓紀律觀極強,所以不見出什麽事。

只是,辦理持銃證的人越多,或許日後整個宣府鎮,大部分人家都會擁有鳥銃,那巡捕怎麽辦,攜帶戰車,鷹揚炮,百子銃?佛郎機,紅夷大炮?孫傳庭腦中閃過這個念頭。

“永寧侯耗費重金,開啟民智,雖說聖人言有教無類,卻不知是好還是壞。”

一個幕僚道。

“同是漢人,他們已經不一樣了。”

孫傳庭心裏想著。

王鬥也在關注各城,他感覺,宣府鎮,已經有一種思潮,一種樸素的民族主義思潮,放眼整個世界,或許此時只有西班牙,有一點點民族國家的雛形。

觀察歷史,只有民族國家,才有資格邁入近代與現代行列,東方,什麽時候會出現民族國家?

……

“赫赫上帝,眷我皇明,大命既集,本固支榮。厥本伊何,育德春宮,厥支伊何,藩邦以寧。慶延百世,澤被群生,千秋萬歲,永觀厥成。”

數十萬人的大合唱,響徹雲霄,崇禎十五年八月一日,天高氣爽,微有寒意,宣府鎮城大教場,黑壓壓布滿人頭,一個又一個方陣,似乎蔓延到天邊。

天眷皇明之曲中,迎風飛舞的日月浪濤旗,緩緩升上天空,所有人盡數施禮,一個個拔劍舉在胸前,密密寒光閃耀,王鬥同樣持劍行禮,舉劍高歌。

上帝,昊天上帝,萬物之始,眾神之主,無盡的神秘、無盡的威嚴。天子,君權神授,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稟承上天的意願,昊天上帝的任命,統治大地。

慎重思考,王鬥還是決定,將《天眷皇明之曲》,定為宣府鎮的鎮歌。

大明在洪武三年定下各類樂章曲目,因出眾曲樂太多,《天眷皇明之曲》只作為宴饗時的樂章,不過王鬥認為,這首歌,夠以當作大明的國歌。

“萬勝萬勝萬勝……”

浩大的閱兵在舉行,一個個方陣整齊行進,軍靴的踏步聲,獵獵浪濤旗幟,有若洶湧大海。

“皇明禦極兮,遠紹虞唐。河清海晏兮,物阜民康……”

宏大的炎精開運曲樂章中,一個個方陣經過演武台,每次經過台下,他們就拔出自己的佩刀致敬,台上王鬥等,也不時舉起手中刀劍回敬。

台上紀世維,朱之馮,杜勛等人大開眼界,各人,又為眼前闊大場景所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