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大軍出塞(中)

針對韓朝之言,趙瑄忽然說道:“往日我靖邊軍出動,不是都隨軍攜帶部分糧草?以我之防守嚴密,韃子哪有可能劫獲我軍糧草,又怕什麽他們截斷我的糧道?”

這個技術宅難得發言,王鬥笑了笑。

韓朝說道:“趙兄弟,塞外作戰,不比中原。確實,往日我靖邊軍作戰,都有攜帶部分糧草,然而到達目標之後,多有補給,再不濟的,運用各種手段,也可獲得糧米物資,畢竟中原城池密集。”

“只是塞外,往往千裏無人煙,草原茫茫,沙漠戈壁,又上哪去尋找糧草?”

“若找不到韃子部落,沒有牛羊等補充,隨軍的糧草,一般只能支持半個月,一個月,總會吃完,怎麽辦,唯有靠關內源源不斷運送,若糧草接濟不上,那後果不堪設想。”

趙瑄不服氣:“哼,以我靖邊軍戰力,在糧草吃完之前,早攻下歸化城了。”

韓朝搖頭:“韃子最擅長的,就是逃竄,別的不說,若我是歸化城韃子,面對靖邊軍大軍逼來,定然斷然放棄城池,並將城池所有輜重帶走,隱逃某處,如此,就算我軍占了歸化城,只是初步。”

“且,為了維持駐軍糧草,更需糧道供給,這已不是隨軍攜帶部分糧草問題,反觀韃子,則可以不斷騷擾糧路,這招他們最擅長,歷代漢軍出塞,經常就敗在這招上。”

“他們會放棄歸化城嗎?”

趙瑄疑惑,依情報所知,歸化城的土默特人,已經半遊半牧,早在嘉靖年間,俺答汗就招徠,或是掠奪漢人前來放墾,周邊有田萬頃,連村數百,歸化城周邊,多有丁、雲、榮、康等姓者。

而且對歸化城土默特來說,此城算是他們的聖城,就算林丹汗與皇太極反復在此折騰,又燒又毀的,仍然舍不得放棄。

“難說,要考慮有這個可能,畢竟當年元順帝,連大都放棄了,韃子骨子裏,就會逃竄!”

趙瑄無話可說,作沉思狀。

鐘素素忽然道:“不光如此,塞外作戰,除了糧草,還要考慮到大軍飲水!”

她說道:“密密大軍出塞,人馬需要的飲水是多少,後勤不但要運送糧草,還要運送水箱皮袋,這更增加供給的困難。”

眾人都是動容,確實,塞外不比中原,中原,很容易可以找到河流,就算幹涸了,附近總有地下水,然草原上,河流湖泊都少,往往還相隔很長距離。

這人馬,可以幾天不吃東西,然不能一天不喝水,當年土木堡之敗,就是敗於無水。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補充,指出種種問題。

歷代漢軍出塞,經常有兩眼一摸黑者,對塞外種種,不了解,地勢不明,情報難知,出塞後,經常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很快迷路,或陷入茫茫草原,或幹脆跑到沙漠中去,那更是九死一生。

所以歷代,除了皇朝初期,多半對塞外作戰畏之如虎,也不敢跑得太遠。

此次出塞作戰,靖邊軍已算頗有優勢,對附近草原頗為了解,然謀算下來,還有種種困難。

“參謀司有何方略?”

看著眼前的沙盤,王鬥淡淡道。

“……參謀司已有幾個方略,最主要的,便是仿效成祖第一次征伐漠北方略,攻打歸化城之軍,以羽騎兵、蒙古新附軍等先行,攜帶部分糧草,乙等步軍跟上,與輜重營,一起運送糧米飲水,依路程情況,每隔數日路程,便建築一個城寨。”

“此些城寨,不但儲藏糧草,還存有水源,若前行大軍缺水缺糧,便可派人回到後方城寨取用糧水,當然,這些城寨,均需留置一部軍隊守衛,就算不利,大軍也可沿原路回師。”

溫方亮對著沙盤解釋,他說道:“大軍出塞,自是從野狐嶺出,相距歸化城,有一千多裏,依參謀司謀算,每一百多,或是二百裏,需立一城寨。”

“好在靠近宣鎮邊塞,已有沙城等屯堡,此為我靖邊軍優勢,所以大軍西去,在原興和守禦千戶所範圍(後世尚義縣,興和縣地界),立二寨便可,此個地方,有大青河、二龍河、東陽河等河流,足以立寨。”

“再往西去,有集寧海子,可立一寨,再往西去,又有下水海(後世岱海),可立一寨,最後在小黑河邊(後世卓資縣界),再立一寨,如此五寨,足可控制糧道,保我征虜大軍不敗!”

王鬥點頭,以後世公路情況,從萬全或是張家口出關,到歸化城路途不到千裏。

當然,這個時候,道路情況,不能與後世相比。

別的不說,通過各山嶺時,就沒有後世的隧道,也沒有高速公路什麽,這路程立馬就多起來,所以,零零碎碎算起來,從萬全到歸化城,達到了千多裏路程,也難走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