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大軍出塞(中)(第3/3頁)

此後堂內氣氛輕松,高史銀高叫道:“哈哈,我大軍出塞,如此威勢,韃虜定然望風而逃!”

得到出征歸化城的重任,韓朝心情極好,不過他性格本就沉靜,位居高位後,更顯穩重,他含笑道:“高兄弟,韃虜望風而逃,這可不是好事,最好他們不逃,與我大軍硬碰硬!”

溫方亮很快平復了心情。

他知道,在大將軍心中,自己還是不如韓朝,二人本在仲伯之間,又有舊情誼在內,自然對韓朝更為照顧,不過自己又是參謀司大使,看來大將軍是玩弄平衡的高手。

他輕松地靠在椅子上,說道:“不出意外,西線各類戰事,便是在這些城寨地帶展開,畢竟此些寨子,為糧路儲存重地,又控制周邊水源,不拔除,韃虜也談不上斷我糧道!”

“當然,他們不會願意與我大軍主力對戰,只會密密騷擾,所以,如何找到他們主力,是最要緊之事!”

韓朝點頭,溫方亮的見識,他是佩服的,畢竟他是軍官家族出身,自己出身寒微,雖然入舜鄉軍來,自己長進不少,不過不代表溫方亮就會退步。

二人間,經常你超過我,我超過你,暗裏竟爭激烈。

眼下裏,自己負責西線戰事,這是大將軍對自己的器重,自然不能出事。

他胸有成竹地說道:“草原,是韃虜的主場,這些北虜韃子,最擅長的,便是奔襲騷擾。不過只需被我大軍偵知,找到他們老巢,他們就死定了。”

神出鬼沒,長途奔襲等戰術,是塞外蒙古人等,遊牧民的天性本能。

他們多以奶酪、肉松、幹糧等物充饑,一般一人多馬,胯下馬匹,一樣吃苦耐勞,所以對後勤給養要求比較少,戰術的靈活性,大大超過滿洲等漁獵民族。

所以遊牧騎兵活動的範圍非常大,雖然眼下的蒙古人,早沒有當年鐵木真軍隊的彪悍,若是騷擾起來,也不可小視。

當然,這不代表他們就不需要後勤糧草了。

事實上,騎兵比起步兵,需要的輜重更為龐大,還需要大量的飲水,趕著牛羊的,更必須聚集在某處河流湖泊附近,草場豐富之所。

他們的大本營,大批的牛羊,往往一聚,就是多少萬頭,行動緩慢,所以,以騎兵的機動性,詭異性,雖說出征塞外的漢軍,很難判斷痕跡,找到他們的大本營,然只要找到,他們就活不成了。

霍去病奔了幾千裏,終於找到匈奴人的老巢,為了確保族中婦孺,牛羊輜重的安全,匈奴人不想與漢軍決戰,也要決戰,最後死傷慘重,欲哭無淚。

明成祖前三次北征,也是找到殘元的老巢,阿魯台等人,不得不與明軍對決,否則,依明軍一出塞,他們就遠遠逃跑的風格,能不打,就不打,待明軍退後,他們又回來。

總有跡可尋,可以透過遊騎騷擾的方位,活動的範圍,出動的人數,攜帶的糧草數量等,判斷他們大部所在,輜重聚集地點。

便如王鬥騎兵,若奔襲多少百裏,多少個日夜,出現在滿套兒,開平衛等處,情報得力者,經驗豐富者,還是可以慢慢判斷出來,王鬥的大本營,是在沙城,興和所城一帶。

糧草輜重,也聚在這,想方設法,給以打擊。

這也是騎兵,只能決定戰術,不能決定戰略的根本原因。

明太祖以步打騎,還是將蒙古人趕出中原,就算草原是韃子的主場,他們也活動廣泛,也棄歸化城而走,然只要騷擾活動,總可以找出他們隱藏的大部地點。

那王鬥聚在沙城的近兩萬騎兵及羽騎兵,將會直搗黃龍,將他們連根拔起!

“此次出塞……”

看著麾下各將,王鬥緩緩說道:“定要打出我靖邊軍的威風。”

他猛然一喝,右臂用力一揮:“誓要一掃胡塵,靖我北土!”

“一掃胡塵,靖我北土!”

下面又是一片轟然喝應,金戈鐵馬昂然之氣,直沖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