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決定(第2/4頁)

他的腦子急速運轉,從奏疏上看,還有自己推敲的字外意思,闖賊之所以又再興復,關鍵一點,便是當時大破流賊時,當地官府收容了大量的降賊。

這些降賊賊性難改,闖賊一起,便群起呼應,闖賊每經一城,幾乎都有內應,往往沒有戰鬥,城池便快速陷落。

而且這些降賊,因為往年曾有流竄作戰經歷,造成了一個後果,便是闖賊每到一處,便迅速擁有了大量的,不經訓練就能作戰,而且有一定戰鬥力的軍隊,比起往年,這來勢更為兇狠。

他們還擁有了大量的民眾基礎,今年河南又是赤地千裏,民怨沸騰,雖年初忠勇伯鎮壓了流賊起事,然便若一座火山,雖暫時捂蓋下去,當它再次爆發時,比往常兇猛了多少倍。

更可怕的是,闖賊占據城池後,不再鏟城流竄,而是開始遣官將鎮守,他們還設立營伍,訓練精兵,分給田地,便若大明編練的那些新軍一樣,這是……這是割據啊,難道闖賊被忠勇伯爆打一頓,打開竅了?

周延儒已經預見內中的可怕性,他們對大明造成的禍害,將更為巨大。

也因為如此,讓李仙風等人措手不及,官場積弊下,初時,他們想捂蓋子。只是闖賊崛起太速,已經緊逼洛陽,關系到陷藩大罪,所以才不敢隱瞞。

作為官場老將,周延儒何等聰穎,立時明白內中端倪。

好在洛陽不失,李仙風也急遣總兵陳永福救援,事情還有可為。

當然,他的話也不敢說得太滿,迎著崇禎帝期盼的目光。

周延儒字斟句酌道:“李仙風雖有負聖恩,然洛陽之事關系甚大,我皇承天禦極,神武英文,望以大處著眼,責其以功覆過,李仙風定然感激惶悚,力矢忠誠,以仰報聖恩於萬一。”

崇禎帝神情變幻,最終還是平靜下來,在閣內緩緩踱步。

周延儒娓娓道來,說到他的心田裏去,冷靜下來,他也發現,李仙風雖有罪,但還不到撤職殺頭大罪,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剿滅再次崛起的闖賊。

周延儒更著重點出另一點:“賊偽令嚴明,又能假仁愚弄百姓,割據城池,編練軍伍,聲勢益大,久之,必成大患,需急剿之,此為上上之事。”

崇禎的眉頭皺了皺,他也擔憂這點,沉思道:“卿有何良策?”

周延儒沉吟道:“督師丁啟睿,以兵部尚書之身總督湖廣、河南、四川及長江南北軍務,仍兼陜西三邊事,分身暇顧。微臣之意,可起一人,代丁啟睿總督陜西三邊軍務,專剿闖賊,以免局勢糜爛,此人需有力,讓人信服……”

崇禎帝截住話,急問:“卿可有人選?”

丁啟睿是當時楊嗣昌舉薦的,彼書生一個,優柔寡斷,剿賊進展緩慢不說,最近更損兵折將。崇禎帝雖對其仍信寵有加,也覺得需要一人代管三邊事。

周延儒正要說話,這時陳新甲大聲道:“皇上,臣舉薦一人,可擔此重任。”

周延儒立時微笑不語,崇禎帝則心中不悅:“陳卿私情雜念過甚。”

他眉頭微皺:“何人?”

陳新甲道:“便是前兵部尚書傅宗龍。”

崇禎帝眉頭更是大皺,傅宗龍性情剛烈,脾氣暴燥,他向來不喜,崇禎十三年時,更彈劾楊嗣昌徒耗國家,不能報效,以氣淩廷臣,崇禎怒,將其下獄。

陳新甲還沒注意到崇禎帝神情,忙著解釋道:“傅宗龍威望素著,善於駕馭,遠非一般大臣望其項背,有彼總督陜西三邊,闖賊定然一鼓而滅。”

崇禎冷哼道:“傅宗龍驕狂跋扈,朕百般隱忍,此人……哼。”

周延儒此時也勸道:“陛下,傅宗龍雖自視甚高,然才幹尚可,闖賊己呈燎原之勢,望陛下以國事為重。”

周延儒居然幫自己說話,讓陳新甲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崇禎思前想後,最後恨恨道:“也罷,朕便赦兵部尚書傅宗龍,以右侍郎督陜兵討賊,李仙風嚴旨訓斥,罰俸一年,責其戴罪圖功,若河南之事再度惡化……”

“陛下聖明。”

周延儒內心暗松了口氣,河南巡撫李仙風,總算逃過一劫,對上下,自己也有個交待。

起初陳新甲舉薦時,閣臣們也是心動,都想推薦自己心中人選,不過他們敏銳察覺到皇帝對陳新甲的神情,又紛紛住了口,對皇帝待周延儒言聽計從,心中又是嫉妒不已。

最後便是商議錦州之事……

談起錦州大戰,眾人都是頭痛,當雙方實力相近時,除了面對面硬戰,也沒有別的妙方,各人談的,也都是些老生常談的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