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決定

周延儒走在前往乾清宮的路上,雖急步而行,然舉手投足間,皆顯儼然風姿。他還不到五十,正當盛年,相貌堂堂,二十歲曾連中會元狀元,典型的江南才子一個。

崇禎六年六月,周延儒曾被迫引疾辭職,此時再進內閣,更身居首輔高位,說實在,他都感覺意外,天威難測,然首輔之位落入手中,也在意料之中。

國勢艱危,幾任首輔無所作為,陳新甲資歷名望不足,望眼海內,首輔之位,舍我其誰?

想到此處,便以周延儒的城府,也覺有些飄飄然。

周延儒重新柄政,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體現,上有皇帝信任,下有東林與閹黨等各派政治勢力的支持。特別以張溥為代表的東林後勁,更把希望寄托在周延儒身上,忠告之:“公若再相,易前轍,可重得賢聲。”

因為諸君支持,周延儒也很注意滿足各方需求,已經在運作,將東林黨人鄭三俊、劉宗周、範景文、倪元璐、李邦華等召回朝堂。

同時,因為閹黨諸人在溫體仁當政時始終沒有擡頭,把希望寄托在周延儒身上,在彼復出時,出了很大的力量,周延儒不負眾望,同時運作以馬士英為鳳陽總督,一時中外翕然稱賢。

交際花周延儒妙手回春,迅速緩和大明各派內部傾軋,讓崇禎帝龍顏大悅,皇帝對他寄予很大希望,甚至貶損帝王之尊而揖拜周延儒,語稱:朕以天下聽先生。

周延儒擔任首輔沒多久,已是四海稱譽,春風得意,此時他急步而行,一邊尋思,聖上急召閣臣,所為何事?

與溫體仁一樣,周延儒素來善於揣摩與迎合皇帝心思,心念微動間,已經明白皇帝召見之意。

一,定是為錦州之事,此為老生常談,二,可能便為內地流賊。

流賊何在,多在河南,陜西等處,特別是河南……

河南!

周延儒深思,聖上召見如此之急,看來該地情形不妙。

他心中一凜,腦海中閃過河南巡撫李仙風的身影。

任首輔來,李仙風對他也是大力逢迎的,特別彼還是東林黨的一員。

理智上告訴周延儒,若河南之事不妙,自己應該盡早放棄李仙風,與之撇清幹系。反正自己初任首輔,便有責任,也是輕微的,不會影響皇上對自己的感觀,只是……

在此新任首輔,天下矚目關口,若就此放棄李仙風,厚望各員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對自己名望養賢大為不利……

心念電轉間,他已經打好數套應對之腹案。

在中官引導下,周延儒終於來到乾清宮門,他下意識頓了頓,整了整衣冠,昂然而入。

閣中,崇禎帝正沉著臉來回踱步,此外還有多員閣臣肅立,如兵部尚書陳新甲,吏部尚書李日宣,戶部尚書李待問等人,又有閣臣魏藻德、陳演等。

見周延儒到達,各色目光,都向他投來,其中陳新甲憤憤,匹夫,又奪了吾的首輔寶座!

李日宣等面無表情,魏藻德與陳演,則陰沉的神色一閃而過。

魏藻德曾為薛國觀門生,因周延儒的心腹吳昌時,在薛國觀賜死一事頗起作用,以是魏藻德非常痛恨吳昌,時時尋找替座師報仇的機會,他連周延儒也一起恨上。

而周延儒平素蔑視陳演,陳演大恨之,不過周延儒風頭正勁,二人明智選擇了暫避鋒芒。

眾人目光中,周延儒神色鎮定,步伐從容,他享受這些目光,眾人那種羨慕嫉妒恨神情,也讓他嘴角浮起一絲玩味的笑容,這瞬間,那笑容中醞含的諷刺,不屑,高傲,便是最高明的表情專家,也難以解讀。

人言高處不勝寒,吾卻知,這內中滋味,何等美妙,何等令人沉醉!

這便是權勢帶來的美妙滋味。

朝向崇禎帝時,周延儒神情瞬間轉為惶恐恭敬,他一絲不苟的施禮。

崇禎帝急步過來,親手攙扶起周延儒:“先生請起,有先生在,朕無憂矣。”

皇帝之言,讓周延儒心情激蕩,起身後,他又禮儀完美的,與場中閣臣見禮。

崇禎給閣臣們賜坐後,急不可耐地讓值事太監,將李仙風奏疏給眾人觀看。

陳新甲看過後,冷哼一聲:“年初時,忠勇伯曾大破闖賊,其部只余殘卒逃入深山……半年了,這些殘賊非但沒有剿平撫定,反而蓬勃再興,更逼洛陽,河南官吏,太過無能,更可恨塘報無聞,李仙風人等,是何用心?”

說著,他還有意無意看了周延儒一眼。

崇禎帝的神色又陰沉起來,河南巡撫李仙風,此舉可謂欺君罔上。

周延儒細細看著奏疏,一副認真謹慎,逐字推敲的樣子,其實方才一掃之下,奏疏的內容已是了然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