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朱元璋之死:最後一道可怕的命令(第3/5頁)

  即使是備受朱元璋寵愛的妃子,下場也很悲慘。除馬皇後外,朱元璋諸妃中地位最高的是李淑妃,她不但為他生下了太子朱標,而且為人“事上有禮,撫下有恩,遇事有斷”,既有德又有才,成為朱元璋的賢內助,幫朱元璋把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備受朱元璋的信任與喜愛。

  洪武三十年十二月,朱元璋得了一場重病,病狀十分兇險,他自己以為這次肯定熬不過去了,派人把李淑妃叫到病床前,對她說:你跟隨我超過了一紀(十二年,指她被冊封為淑妃、攝六宮事以來的時間),朝夕在左右侍候,費心用力。你去見見兩位哥哥,盡盡骨肉同胞的情誼吧!

  李淑妃一聽馬上明白,這是叫她死在朱元璋前頭。獨獲此“殊恩”,原因很簡單,因為她過於有能力,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後她會幹政。精明強幹的李淑妃馬上明白了怎麽回事,泣拜道:“臣妾知道了,死就死吧,何必見兄長呢!”說罷回宮上吊自殺了。

  然而除掉了李淑妃之後,朱元璋經過治療,卻又恢復了健康。朱元璋撫著李淑妃的屍體放聲大哭,把李淑妃的兩個哥哥叫到跟前說:“朕不是不知道你們的妹妹賢明,只是擔心她日後會演出武後之禍,只得抑制自己的感情叫她這樣做,千萬不要以為朕是個寡恩薄德的人。”好在李淑妃只不過是早死了一年,一年多後,朱元璋就壽終正寢。即使一年多前不死,她也斷然逃不過朱元璋去世後的大殉葬。

殉葬制度的終結

  朱元璋創下殉人之例,後代帝王只能謹遵。明成祖死後,殉葬的妃嬪三十余人。明仁宗死後有五個妃子殉葬,宣宗死後有十人殉葬。至於景帝,史書上僅記載“諸妃嬪唐氏等”殉葬,具體人數不明。五個皇帝加起來,殉葬妃嬪總數估計在一百人左右。

  不光皇帝,連諸王對這一祖制也都亦步亦趨。《明史》諸王傳中載,朱元璋第二子秦王死時,“王妃皆殉”。周憲王朱有燉是朱元璋之孫,正統四年臨死前上奏表示身後務從儉約,故明英宗特命“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年少有父母者遣歸”。誰料未等聖旨傳到,王妃鞏氏和施氏等六夫人已經同日殉身。英宗無奈,只能表彰她們的“貞烈”、“貞順”。

  為了對殉葬者有所補償,朝廷會給那些地位比較高的殉葬者的親戚一些優恤。《明史·後妃傳》載:“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恤。如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世襲錦衣衛千百戶,人謂之‘太祖朝天女戶’。歷成祖、仁、宣三宗皆然。”

  明代的人殉制度終結於明英宗朱祁鎮。他在臨終之前,曾留下了這樣的遺囑:“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

  朱元璋的這個後代能作出如此英明的決定,有兩個特殊原因。一個是明英宗是一個歷遭憂患的皇帝。他曾遭土木堡之變,又被自己的弟弟景帝軟禁多年,這不同尋常的經歷使他比一般一帆風順的帝王更敏感於人情冷暖,更重感情。第二個是明英宗與錢皇後感情極深,錢皇後在明英宗危險中時,曾經“夜哀泣籲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復損一目”。明英宗被軟禁時,錢皇後陪伴他度過了艱難時光。“英宗在南宮,不自得,後曲為慰解。”“聞英宗為太上時,錢後至手作女紅賣,以供玉食。”

  由於錢皇後沒生兒子,在內宮鬥爭中地位一度岌岌可危。明英宗臨終時“口占遺命,定後妃名分,勿以嬪禦殉葬,凡四事,付閣臣潤色”。並特別囑咐“錢皇後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這顯然是擔心自己死後,後宮中有人逼錢皇後自殺殉葬。英宗結束人殉制度,一個直接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皇後。

  不論如何,這項決定順應天理人心,受到萬民歡迎,公布之後,許多大臣甚至感動到流淚,“時讀竟,涕下,悲愴不自勝”。後世史家對此舉更是不吝贊美之詞,說“英宗獨見,罷免此舉,遂破千古迷謬,視唐宗命孟才人先效死於生前者,聖愚奚啻千裏”。中國歷史上意外復活的野蠻殉葬制度終於被畫上了句號。

大明:退化的朝代

  如同使殉葬制度返祖一樣,從世界史視角觀察,朱元璋的出現使中國社會體制和政治文明都出現了重大退化,導致中國從明代開始與世界文明主流反向行進,永遠失去了在人類文明中的領先地位。

  十四世紀的明朝,與歐洲相比,表面上要光明得多。十四世紀的歐洲特別不幸:黑死病掃蕩了歐洲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使北歐動蕩不已的“百年戰爭”也始於這個世紀,因此人們稱這是歐洲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朱元璋卻締造了一個很長的和平時期,“華胄重光”,生產恢復,東方大地一片太平景象。